2012年4.21公務員聯考申論模擬試卷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2-04-1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參考要點」
內在邏輯分1分(問題+措施)
一、問題
1. 全稱判斷泛濫的現象;(2分)
2.道德滑坡現象嚴重;(2分)
3.群體性怨恨、不信任思維(2分)
二、措施
1. 正確引導網絡輿;(3分)
2. 積極宣傳草根愛心;(3分)
3. 暢通利益訴求渠道;(3分)
4. 推進城鎮化進程;(3分)
5. 建立科學有效的機制;(3分)
6. 做好社會心態的監測;(3分)
「參考答案」
關于培育健康社會心態的建議書
健康的社會心態,對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我國卻存在一些不良社會心態:在公共輿論方面存在著全稱判斷泛濫的現象;道德滑坡現象也非常嚴重;在對待司法判決上,還存在著群體性怨恨、不信任思維等。這些不良社會心態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困擾。為了培育健康的社會心態 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正確引導網絡輿論,打破全稱判斷、刻板偏見所帶來的危險心態。
第二,積極宣傳草根愛心,重塑道德力量在健康社會心態培育中的重要推動作用。
第三,暢通利益訴求渠道,及時有效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第四,推進城鎮化進程,努力消除城鄉文化差異。
第五,建立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
第六,做好社會心態的監測,掌握社會心態的波動規律。(335字)
(四)參考給定資料,以 “倡導理性平和心態”為主題,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標題;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800——1000字。
「參考范文」
為構建理性平和心態營造良好的環境
走過高呼“殺死蘇格拉底”的古希臘法庭,穿越法國大革命激進主義掀起的狂飆,人類對非理性的躁動保持高度警惕。理性有序的環境有利于大大降低社會關系調節的成本,溫和漸進的改革是歷史進步的明智選擇,這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動搖的共識。在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國家,面對急劇變化的社會轉型期,培育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尤為重要。
應該說,目前的一些社會心態狀況并不能令人樂觀。因為經濟多年持續快速發展而不思進取的心態有之,因為看不到成功與進步的可能而放棄進取的心態亦有之;一些富起來的群體、一些有權有勢的群體驕橫狂妄、肆無忌憚的心態有之,一些弱勢群體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鋌而走險的心態亦有之。至于說日本發生的核泄漏事件,竟然讓中國一度出現鹽“慌”,非理性搶購行為反映的,正是背后浮躁、焦慮、不淡定的虛弱心態。消除不健康社會心態滋長的環境,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才是培育健康社會心態的根本之道。
要為理性平和心態營造一個公平正義的環境。現在大家常說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那就要讓公平正義的光輝普照社會的每一個地方。公平正義不能僅僅是理論準則,更要成為活生生的社會現實,成為真真切切的實踐。公平正義的社會可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付出就有回報,讓奮斗者有收獲,消極者受鞭策;讓強者有得,弱者亦有獲。
要為理性平和心態營造一個民主法治的環境。通過發展民主、建設法治,使得社會公眾能有序參與政治發展,社會公眾的權利能得到有效保障;社會訴求與愿望能在民主的制度下得以實現,社會矛盾與利益糾紛能在法治的框架下公正解決;違法必須受到懲處,不存在“法外施恩”,不能搞“下不為例”。讓“潛規則”不再管用,讓“小圈子”不再囂張,讓“我爸是李剛”不再出現。
要為理性平和心態營造一個“和而不同”的環境。現代社會階層群體多元化是事實,是趨勢,但是某一個群體的發展不能以影響其他群體的生存為代價,所有社會群體都要在同一個社會中生存與發展。所以,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既要允許部分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先一步致富,同時更要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利益,不能讓一部分人的暴富行為影響老百姓的基本生存。
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亟待高度重視,但也不能急于求成。緊要的是,把社會環境營造好,并附之以科學的導引,應當從培育平等、真實、誠懇和可溝通為原則的交往理性開始,使健康的社會心態在我們的社會中生長并形成氣候。(977字)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