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政策》沖刺試題(10)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3-26
1、宏觀經濟管理的首要任務是保持【A】基本平衡。
A.總供給與總需求
B.投資與消費
C.人口與資源
D.進口與出口
2、社會投資效益是指【C】。
A.每百元生產性資金所提供的國內生產總值
B.每百元生產性資金所提供的國民生產總值
C.每百元投資額所新增的國內生產總值
D.每百元投資額所新增的國民生產總值
3、《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必須報【C】批準后實施。
A.國家計委
B.國家發政委
C.國務院
D.地方政府
4、我國當前地區經濟結構的主要問題是【A】。
A.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增長很不平衡,經濟總量和人均量差距擴大
B.中西部地區經濟結構調整緩慢
C.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產業.產品和生產要素的力度不夠
D.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間經濟協作力度較弱
5、我國城鎮化發展總的指導方針是【B】。
A.確定全國統一的城鎮化道路,按不同規模確定城市發展重點
B.走符合我國國情.大中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樣化城鎮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
C.全國各個地區城鎮化的重點要放在小城鎮建設上
D.全國各個地區城鎮化的重點要放在大中城市的建設,然后發揮其輻射和帶動作用
6、根據抽樣調查統計,某國2002年從業人員為9900萬人,失業人數為2200萬人,則該國2002年失業率為【A】。
A.18.18%
B.20.21%
C.22.22%
D.81.81%
7、商業銀行的設立實行【C】。
A.審議制
B.備案制
C.批準制
8、產業結構的優化是一個【D】過程。
A.靜態
B.隨機
C.穩態
D.動態
9、能夠到銀行辦理貼現的商業票據只能是【C】。
A.本票
B.支票
C.商業匯票
D.信用證
10、典型的相機抉擇政策有汲水政策和【B】。
A.擴張性財政政策
B.補償性財政政策
C.緊縮性財政政策
D.中性財政政策
11、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布點對中西部地區應采取【D】的政策。
A.優勝劣汰
B.傾斜
C.平等
D.同等優先
12、關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
A.它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與程度的相對數
B.它是對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綜合匯總計算的結果
C.某年度計算的變動率通常被用于反映通貨膨脹(緊縮)程度指標
D.其權數是城市居民消費支出的結構
13、實現總供求關系的基本平衡,短期應【C】。
A.減少國內需求
B.擴大國內需求
C.擴大出口
D.減少出口
14、當社會供求大體平衡,經濟增長速度在適度區間時,采用的適宜財政.貨幣政策是【C】。
A.雙緊的政策
B.雙松的政策
C.中性的配合政策
D.緊的貨幣政策和松的財政政策
15、主要使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的投資項目,應將資本金存入【C】。
A.國家開發銀行
B.中國建設銀行
C.國家開發銀行指定的銀行
D.中國人民銀行
16、在進行工業結構優化時,要立足已有的工業基礎,通過“扶優.關小.汰劣.限長”,把結構調整的重點【A】。
A.由增量調整為主轉到增量與存量有機結合,以存量調整為主
B.由存量調整為主轉到增量與存量有機結合,以增量調整為主
C.繼續保持以調整增量為主
D.繼續保持以調整存量為主
17、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所籌資金可用于【B】。
A.房地產買賣
B.固定資產投資
C.股票買賣
D.期貨交易
18、對我國企業來說,企業在上市之前要轉換為股份有限公司,適當分離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是股票市場的【D】功能的體現。
A.籌集資金
B.分散風險
C.優化資源配置
D.轉換企業機制
19、下列關于經濟區劃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C】。
A.以勞動地域分工為基礎客觀形成的不同層次.各具特色的經濟地域
B.經濟區劃最終為中央政府對區域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地方政府制定區域發展規劃.企業進行區域分析活動提供科學依據
C.經濟區是經濟發展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D.全國性的綜合經濟區劃是國家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
20、以特定的中小企業群為對象的政策,其實質是【A】在中小企業上的延伸。
A.規模經濟政策
B.勞動政策
C.反壟斷政策
D.金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