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蘇公務員考前沖刺練習題及答案解析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2-03-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文章閱讀精練:
閱讀以下文字,完成1-5題。
過去,是生產決定需要。工廠生產千篇一律的中山裝,老百姓就得人人穿中山裝。然而,在市場經濟時代,是需要決定生產。你再生產千篇一律的中山裝,老百姓不買你的賬,他們的意志通過市場表現出來,逼著你去開發新產品,實行“產品革新”。
當然,市場推動技術發展,并不意味著技術發展完全決定于市場。眾所周知,技術革新包括“產品革新”與“工程革新”這兩個側面。顯然,產品革新需要工程革新給予支持,工程革新也需要產品革新加以引導。
市場既然具有刺激產品革新的作用,當然也對工程革新具有間接的刺激作用。特別是激烈的市場競爭,推動廣大企業努力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這些都要通過工程革新來實現。
然而,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市場僅僅是刺激工程革新的“外因”,而直接導致工程革新的內因,則在于生產內在的矛盾。這種矛盾推動尚未發生革新的生產環節乃至整個生產技術體系出現“工程革新”。
由此可見,技術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市場和生產。「 」對“產品革新”的推動作用更為直接、明顯。
記得一位經濟學家說過:“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在于生產,如果生產搞不好,無論采取什么經濟政策都將無濟于事。”
戰后美日技術發展的比較,為說明以上道理提供了生動的例證。本來,從半導體到汽車到電視機,重大的產品革新都是由美國人實現的。然而,“后來居上”的日本人在上述所有產品的競爭中都把美國人打敗了。日本人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靠重視生產,重視工程革新。日美競爭力的差距主要體現于兩國生產的差距、工程革新的差距。
與日、美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我國科技體制的一個獨特之處是,我國的科技主力軍在企業之外,而人家的科技主力軍均分布于企業之中。雖然多年改革,我國科技主力與企業分離的狀況并未得到根本改變。當然,技術市場的迅速發展,給科研單位與企業之間架起了“金橋”,大大加快了許多“產品革新”的成果向企業的轉移。但是,在那些必須與生產緊密結合、必須通過在生產實踐中摸爬滾打才能激發與實現的“工程革新”方面,企業究竟能夠向遠離生產的科研單位“買”到多少成果,究竟能否靠一個“買”字解決問題?
據報道,由于受“經商熱”等的影響,在許多重要企業,本來就少得可憐的企業科技人員還在“外流”。生產在呼喚技術人才,而技術人才卻在離開生產,這種現象不能不令人擔憂。總而言之, 是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這兩個輪子缺一不可,不保持平衡也不行。
1.第三自然段中“這些”指代的是:
A.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產品革新
B.市場具有刺激產品革新的作用,也對工程革新具有間接的刺激作用
C.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
D.通過工程革新來實現的成本降低
2.“顯然,工程革新的發生與實現,是與生產密不可分的。”這個句子是從原文中抽出來的,應還原到哪個位置:
A.第三自然段前面 B.第七自然段前面
C.第四自然段后面 D.第七自然段后面
3.與第二自然段中“市場推動技術發展,并不意味著技術發展完全決定于市場”這句話的意思不一致的一句話是:
A.市場并不能完全制約技術的發展
B.技術的發展并不能完全取決于市場
C.市場并不能完全決定技術的發展
D.市場并不能完全決定于技術的發展
4.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指的是:
A.產品革新與工程革新 B.市場與科學技術
C.市場和生產 D.科技人才與管理
5.文章「 」處應填入的詞語是:
A.生產 B.激烈競爭 C.市場 D.科研能力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