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監理師考試合同管理知識點27
來源:環球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1-14 11:24:24
依法經營依法制欠依法管理
謹慎對待墊資項目
企業在承接任務時,必須綜合考慮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牢牢把握簽訂合同的關口,認真系統地分析資金籌措情況,充分認識到其中的財務風險,并要防范合同中的法律風險,認真做好合同中的自我保護條款的簽定,從而使合同成為企業維權的重要法律武器,尤其是對墊資工程,我們一定要慎之又慎。在招標前,我們必須認真做好業主的資信調查工作,對某些房地產商在一無土地、二無資金的情況下組織的項目,施工企業切不可因任務不足而饑不擇食,因為這類項目最終必定會使我們的企業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這樣的教訓在業內有很多,可以說多數施工企業都為此交過“學費”。
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一般來說房地產工程墊資額度較大,承接風險也較大,因此我們要盡量選擇資金到位的工程,盡量少接或不接墊資工程。積極作好墊資項目和非墊資項目的合理組合,力求財務收支基本平衡。當然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不能說所有的墊資工程都不能做。對于確有發展前景而且有一定可信度的開發合同不但是可以考慮的,而且還應積極爭取。
多管齊下很抓清欠
工程款清欠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關系到隊伍穩定和企業發展的大事。各級領導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親自抓絕不能小視。
基層經營部門是清欠的前沿,要把好結算、回收這兩道關。對可能影響清欠的所有問題都要想全面,如墊資利息、材料調價、技術洽商等問題,并制訂相應的對策,打有把握之仗,真正把清欠當成大事去落實;同時要明確責任人,實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清欠人員的積極性;工程結算后就要馬不停蹄地展開清欠。對甲方不能及時還款的,我們一定要與之制定還款協議,劃定時間界限,依法辦事。
清欠工作的手段、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迫不得以的情況下,法律手段也是我們必須采用的方法。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作為目前尚屬于弱勢一方的建筑企業,我們尤其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化過程中,我決不能講究情面,甚至不能為了爭取后續工程而“忍氣吞聲”。一個規范的現代企業,應是一個講求“法制”的企業,而這正是企業發展的方向,否則就是不負責的態度,無疑它將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還貸風險不可忽視
面對企業原資金困難,加之日常的巨額費用開支和稅款繳納,我們往往通過貸款來補充。而多年的實踐證明,貸款并非“免費的午餐”,它在解決企業燃眉之急的同時,也意味著高額的貸款利息和還貸高峰的壓力。由于企業貸款往往基較大,再加上近年來建筑企業在競爭中利潤率不降,我們一年所贏得的利潤幾乎被貸款利息占去大半,企業資金積累幾乎無從談起,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內部儉開支、減員增效,降低生產成本,以此減少貸款,增加企業的利潤空間。這在當前激烈的競爭中,意味著沒有還貸包袱后的一身輕松,企業更可以放開手腳,搏擊市場,同樣對于一些特殊情況急需用款的,可以適當考慮,但貸款的量不宜太大,這一點與所謂的“膽識”、“遠見”是沒有關系的。
此外,企業管理上也要嚴格按照計劃控制各項開支,特別是要加強成本控制,大力壓縮非生產性開支,要加強對資金的監管力度,增加使用透明度,減少企業資產的不必要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