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務員鐵飯碗變瓷飯碗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1-1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網友:大多贊同實行公務員聘任制
對于深圳實行公務員聘任制,網友們大多持贊同態度。記者查詢發現,即使對該制度有異議的網友,大多也是抱著討論、提醒的心態。比如,有網友認為實行聘任制需要配套公平、公正的考核標準,量化考核指標。由于各部門的工作性質差別較大,如何制定既符合部門利益又能與所有公務員考核相銜接的考核標準,是一個難題。
也有人提出,如果一名公務員打算工作幾年后經商,利用工作便利為將來積累人脈基礎。此前,他這樣做要付出“凈身出戶”的成本,而現在,公務員拒絕續約后,能續交養老保險,還可以獲得職業年金,所付出的成本降低了。所以,對公務員的約束不能僅靠道德,還要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
專家:聘任制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總之,聘任制試點在深圳是成功的,但如何更廣泛、更好地實施,仍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天祥分析說,聘任制不僅降低了機關用人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還健全了用人機制,促進公務員制度的進一步改革。
陳天祥說,此前,公務員是“鐵飯碗”,沒有重大過錯不會被“炒魷魚”。有些公務員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混日子。實行聘任制,機關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人,也可以根據用人需求變化以及合同規定,解聘公務員,免去了“進一個人就要終身負責”的后顧之憂。聘任時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崗位職責清楚、任職條件明確,有利于調動公務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聘任制可以產生‘鯰魚效應’,給委任制公務員帶來一些壓力,起到帶動作用。”
針對深圳市將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和專業技術三類公務員全部實行聘任制,陳天祥認為“一刀切”的改革值得商榷。他說,綜合管理類實行聘任制,可能會增加公共風險、責任風險和決策風險。執政者可能會更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其實,現行公務員管理體制也有一些優點,比如政策執行公平、政策穩定科學等。而綜合管理類公務員實行聘任制,可能會對這些優點造成不利影響。
陳天祥認為,無論是公務員聘任的范圍、聘任的條件與程序,還是聘任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待遇,抑或是人事爭議的仲裁及司法救濟等,都需要公開透明、細而完善的規范,要從各個細節上堵塞自身漏洞,建立起一種全新的行政組織秩序,并發揮出與終身制涇渭分明的先進性行政效能。
陸韜:聘任制體現契約精神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接受信息時報專訪
信息時報:公務員聘任制為什么會在深圳開始試點?
陸韜:原有公務員管理體制存在一些弊端。深圳是最早建立公務員制度的城市之一,公務員管理規范化程度高,被國家作為試點很正常。香港就是實行公務員合約制,從地域方面考慮,深圳對新政策的理解或許更清楚一些。
信息時報:聘任制的內涵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陸韜:主要包括兩方面,一個是合同用人,另一個是養老制度的改革。
信息時報:合同用人對政府部門更有利,還是對個人更有利?
陸韜:合同用人是現代社會通行的用人方式,對雙方都有利。雙方的權利和責任都明確地列舉出來,體現了契約精神。原來公務員與單位發生糾紛,只能通過人事爭議仲裁解決。現在可以通過法院,處理糾紛的過程更公正、透明。
信息時報:公務員分類管理拓寬了公務員的發展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層公務員的待遇,會不會帶來財政壓力?
陸韜:財政支出肯定要增加一部分,但從提高隊伍的活力和增強積極性來講,這個支出是值得的。我們要解決的就是他們晉升的“天花板”問題,和職務上不去的問題,以穩定一線和基層。如果硬算經濟賬,財政肯定要加大支出,但財政壓力不會太大。
信息時報:行政執法和專業技術兩類的職級下面分若干個薪級,每個薪級的待遇差距如何?
陸韜:范圍在150元~400元之間。根據個人年功積累和現實表現情況,每年年度考核稱職以上等次的,可在其職級對應的薪級范圍內晉升一個薪級,每3至5年滿足條件可晉升一個職級。
信息時報:職級最高的公務員會不會很有優越感,可以指揮別人嗎?
陸韜:職級再高也不是領導,與其他同事都是平等的。我們不提倡把職級與行政職務對應,雖然待遇上有直觀的比較,但我們的初衷是打破“官本位”思想,讓大家即使在一線、基層,也有做好工作的動力。
信息時報:深圳的公務員改革還有哪些需要完善之處?
陸韜:目前,分類管理還是粗線條的,將來很可能還會有更細的劃分,例如增設專業技術類職系,從行政執法類里面再細分專業執法職系等,進一步提高管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程度。在聘任制方面,剛開始對實施范圍有不同意見,確定所有公務員實行后,下一步會對分類考核標準等方面進行完善。
信息時報:深圳模式是否可以在全國推廣?
陸韜:原則上沒有問題。深圳此前的公務員管理體制與全國其他城市一樣,深圳成功了,其他城市也可以。不過,各城市還得根據自身情況,在試點制度的框架下,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具體實施方案。
對于深圳實行公務員聘任制,網友們大多持贊同態度。記者查詢發現,即使對該制度有異議的網友,大多也是抱著討論、提醒的心態。比如,有網友認為實行聘任制需要配套公平、公正的考核標準,量化考核指標。由于各部門的工作性質差別較大,如何制定既符合部門利益又能與所有公務員考核相銜接的考核標準,是一個難題。
也有人提出,如果一名公務員打算工作幾年后經商,利用工作便利為將來積累人脈基礎。此前,他這樣做要付出“凈身出戶”的成本,而現在,公務員拒絕續約后,能續交養老保險,還可以獲得職業年金,所付出的成本降低了。所以,對公務員的約束不能僅靠道德,還要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
專家:聘任制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總之,聘任制試點在深圳是成功的,但如何更廣泛、更好地實施,仍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天祥分析說,聘任制不僅降低了機關用人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還健全了用人機制,促進公務員制度的進一步改革。
陳天祥說,此前,公務員是“鐵飯碗”,沒有重大過錯不會被“炒魷魚”。有些公務員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混日子。實行聘任制,機關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人,也可以根據用人需求變化以及合同規定,解聘公務員,免去了“進一個人就要終身負責”的后顧之憂。聘任時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崗位職責清楚、任職條件明確,有利于調動公務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聘任制可以產生‘鯰魚效應’,給委任制公務員帶來一些壓力,起到帶動作用。”
針對深圳市將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和專業技術三類公務員全部實行聘任制,陳天祥認為“一刀切”的改革值得商榷。他說,綜合管理類實行聘任制,可能會增加公共風險、責任風險和決策風險。執政者可能會更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其實,現行公務員管理體制也有一些優點,比如政策執行公平、政策穩定科學等。而綜合管理類公務員實行聘任制,可能會對這些優點造成不利影響。
陳天祥認為,無論是公務員聘任的范圍、聘任的條件與程序,還是聘任公務員的工資、福利待遇,抑或是人事爭議的仲裁及司法救濟等,都需要公開透明、細而完善的規范,要從各個細節上堵塞自身漏洞,建立起一種全新的行政組織秩序,并發揮出與終身制涇渭分明的先進性行政效能。
陸韜:聘任制體現契約精神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接受信息時報專訪
信息時報:公務員聘任制為什么會在深圳開始試點?
陸韜:原有公務員管理體制存在一些弊端。深圳是最早建立公務員制度的城市之一,公務員管理規范化程度高,被國家作為試點很正常。香港就是實行公務員合約制,從地域方面考慮,深圳對新政策的理解或許更清楚一些。
信息時報:聘任制的內涵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陸韜:主要包括兩方面,一個是合同用人,另一個是養老制度的改革。
信息時報:合同用人對政府部門更有利,還是對個人更有利?
陸韜:合同用人是現代社會通行的用人方式,對雙方都有利。雙方的權利和責任都明確地列舉出來,體現了契約精神。原來公務員與單位發生糾紛,只能通過人事爭議仲裁解決。現在可以通過法院,處理糾紛的過程更公正、透明。
信息時報:公務員分類管理拓寬了公務員的發展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層公務員的待遇,會不會帶來財政壓力?
陸韜:財政支出肯定要增加一部分,但從提高隊伍的活力和增強積極性來講,這個支出是值得的。我們要解決的就是他們晉升的“天花板”問題,和職務上不去的問題,以穩定一線和基層。如果硬算經濟賬,財政肯定要加大支出,但財政壓力不會太大。
信息時報:行政執法和專業技術兩類的職級下面分若干個薪級,每個薪級的待遇差距如何?
陸韜:范圍在150元~400元之間。根據個人年功積累和現實表現情況,每年年度考核稱職以上等次的,可在其職級對應的薪級范圍內晉升一個薪級,每3至5年滿足條件可晉升一個職級。
信息時報:職級最高的公務員會不會很有優越感,可以指揮別人嗎?
陸韜:職級再高也不是領導,與其他同事都是平等的。我們不提倡把職級與行政職務對應,雖然待遇上有直觀的比較,但我們的初衷是打破“官本位”思想,讓大家即使在一線、基層,也有做好工作的動力。
信息時報:深圳的公務員改革還有哪些需要完善之處?
陸韜:目前,分類管理還是粗線條的,將來很可能還會有更細的劃分,例如增設專業技術類職系,從行政執法類里面再細分專業執法職系等,進一步提高管理的精細化和科學化程度。在聘任制方面,剛開始對實施范圍有不同意見,確定所有公務員實行后,下一步會對分類考核標準等方面進行完善。
信息時報:深圳模式是否可以在全國推廣?
陸韜:原則上沒有問題。深圳此前的公務員管理體制與全國其他城市一樣,深圳成功了,其他城市也可以。不過,各城市還得根據自身情況,在試點制度的框架下,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具體實施方案。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