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公務員行測綜合知識題解析
來源:華圖網校發布時間:2011-12-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往年題型回顧
從2009年到2010年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綜合知識部分變化的趨勢并不大。依然出現在考題的第四部分,依然是20道題。縱觀近年的浙江公務員行測考試,綜合知識部分的測查趨勢一直都很平穩,也是從馬哲、鄧小平理論等作為第一道題到最后一道的生活常識類題,共20道題。涉及的知識有:哲學、國情知識、對“法律”概念的理解、行政法、刑法、公務員法、經濟常識、生物常識、地理常識、公文寫作、文化常識。其中,2009年重點考查的是大政方針類題,有3道之多,所占比例最大。2010年重點考查的是經濟常識類題,考了3道,所占比例也最大。2009年雖然經濟常識類題不是所占比例最大的,但題量也是排名第二。所以,華圖網校考試專家在此提醒各位考生:經濟常識是考查重點。
其它類型的考題,公務員法是必考,行政法是必考,公文寫作是必考。歷史、科技、生活常識也是必考,題量只有一道。以上是對2009年和201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綜合知識題內容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預測2011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的綜合知識題也會是此種方式,而且考查的重點也不出這幾大類題型范圍以外。
二、備考策略
重點記憶經濟常識、公務員法、行政法。
與民生相關的經濟學概念是考試的重點,需要考生進行重點學習。經濟類問題一直是考試的熱點,這也是因為中國目前屬于經濟大發展和轉型期,全國上下齊抓經濟。所以經濟類問題千萬不可忽視。以下是2010年考題例舉:
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稱為:
A.擠出效應B.替代效應C.收入效應D.外部效應
B「解析」 擠出效應指一個相對平面的市場上,由于供應、需求有新的增加,導致部分資金從原來的預支中擠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名義價格發生變化后,將同時對商品的需求量發生兩種影響:一種是因該種商品名義價格變化,而導致的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組合中,該商品與其他商品之間的替代,稱為替代效應;另一種是在名義收入不變的條件下,因一種商品名義價格變化,而導致消費者實際收入變化,而導致的消費者所購商品總量的變化,稱為收入效應。外部效應指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生產者或者消費者的活動對其他生產者或消費者帶來的非市場性影響。B項為正確選項。
以下有關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表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WTO的前身是關貿總協定,WTO于1995年1月1日建立
B.部長會議是WTO的最高權力機構和決策機構
C.WTO總干事在部長會議休會期間,行駛部長會議的職權
D.2001年12月11日,中國以新成員的身份正式加入WTO
C「解析」在部長會議休會期間,由全體成員代表組成的總理事會代行部長會議職能。故C項說法錯誤。
創新型國家是指將科技創新作為基本戰略,能夠通過大幅度高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日益強大的競爭優勢的國家,其科技進步貢獻率在 以上。
A.50%B.60%C.70%D.80%
C「解析」科技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創新型國家具備以下四大共同特征:一是創新綜合指數明顯高于其他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在70%以上;二是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大都在2%以上;三是對外技術依存度指標在30%以下;四是這些國家獲得的三方專利(美國、歐洲和日本授權的專利)數占到世界總量的97%。C項正確。
可以發現,經濟類的考題測查的還是一些常識問題,沒有太多費解的知識,所以,記憶是一個最直接的方法。
對《公務員法》只要稍加理解都可以做對下面的題,所以,建議廣大考生一定要理解相關法條,死記在此不湊效。
以下不屬于《公務員法》中對公務員處分的種類是:(D)
A.警告B.記大過C.開除D.降職
行政法也是必考題型,題量雖然不大,但是也不能丟掉寶貴的幾分。
行政監督可以分為政府自我監督和行政外部監督兩大類,下列屬于政府自我監督的是:(B)
A、立法監督 B、審計監督 C、司法監督 D、政黨監督
從例題中也可看出,考題的解答也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做題,其實無論是《公務員法》還是《行政法》都是不難理解的法律,而且篇幅也比較短,花很少的時間就可以把握相關知識。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