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一、地下水污染特點 在認為影響下,地下水的物理、化學或生物特性發生不利于人類生活和生產的變化,稱為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不容易被及時發現。一旦發現,其后果也難以消除。 二、地下水污染途徑 地下水污染方式可分為直接污染和間接污染兩種。直接污染的特點是:污染物直接進入含水層,在污染過程中,污染物的性質不變。這是對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間接污染的特點是:地下水污染并非由于污染物直接進入含水層引起的,而是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質,使這些物質中的某些成分進入地下水造成的。 地下水污染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大致可歸為四類:①間歇入滲型。大氣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隨水通過非飽水帶,周期性地滲入含水層,主要污染對象是潛水。固體廢物在淋濾作用下,淋濾液下滲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也屬此類。②連續入滲型。污染物隨水不斷地滲入含水層,主要也是污染潛水。③越流型。污染物是通過越流的方式從已受污染的含水層。④徑流型。污染物底下徑流進入含水層,污染潛水或承壓水。 第四節 地下水保護與污染防洽措施 地下水保護與污染防治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的原則。要建立健全地下水保護與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規;建立合理的地下水管理和環境保護監督制度;必須進行必要%監測,一旦發現地下水遭受污染,就應及時采取措施,防微杜漸;盡量減少污染物進入地下含水層的機會和數量,選擇具有最優的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的地點排放獺等;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滲等污染物阻隔手段,防止污染物下滲含水層。 一、水環境管理措施 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順染防治法》和《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 ①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②禁止利用無防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等輸送或者存貯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棄物。 ③多層地下水含水層水質差異大的,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 ④興建地下工程設施或者進行地下勘探、采礦等活動,應當采取保護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⑤人工回灌補給地下水,不得惡化地下水質。 |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
主講老師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周建勛 |
40 |
![]() |
10 |
![]() |
||
丁淑杰 |
![]() |
10 |
![]() |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 丁淑杰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 馮老師 | 40 | ![]() |
10 | ![]() |
![]() |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2年環評師考試技術方法考點33 |
|
閱讀下一篇:2012年環評師考試技術方法考點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