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政法干警面試模擬:"共和國脊梁獎"得到啟示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0-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前段時間,因為倪萍接受“共和國脊梁獎”受到了廣大網友的質疑,評論人士李承鵬更是說倪萍得了脊椎病。隨著這一事件受到網友關注的力度加大,深度的不斷升級,參與這一活動的主辦方也因其舉辦資格問題,進入人們的視野。事件以民政部對“共和國脊梁”評選活動主辦單位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而告終,由頒獎引發的爭論也告一段落。但是事情帶給我們的啟示卻不應該就此結束。
其一,此次爭議的爭端,是倪萍有沒有資格拿這個獎。關于中華的脊梁,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自信了嗎》中有這樣一段敘述:“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從魯迅先生的敘述中看,從來不在人大會議上投反對票的倪萍是不配擔當這個獎項的。最起碼,她沒有做到“為民請命”。連倪萍自己也說過,自己不配拿這個獎。看得出,倪萍這樣的公眾人物在如此的盛贊面前是誠惶誠恐的,但是最終還是接受了獎,招來了網民的熱議。這次事件教育了頭頂光環的明星,不能被榮譽沖昏了頭腦,要從自身對于社會所承擔起的責任和切實履行了的義務出發,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和評價。
其二,互聯網帶來了信息爆炸。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大部分群眾是缺少鑒別真偽的能力的,在這個事件中,連倪萍都成為受害者。倘若不是網友的爆料和深度信息的挖掘,事情的真相可能不會這么快明朗,還是有很多人不明就里。如此聲勢浩大的活動,其主辦方存在資質和違規等問題,沒有主管部門對其進行管理和叫停。雖然在網友爆料之后能及時的彌補監管的錯誤,但是如果這次不是因為有倪萍這樣的人物引來網友的關注,整個事件還是會堂而皇之的進行。政府機構在工作中的不主動作為情況給群眾帶來損失的事件時有發生,應該加快政府機構的辦事效率,轉變工作態度,推進行政問責制,切實履行為人民服務的職責。
第三,網絡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政府主導的監管體制的不足,能夠廣泛、快速收集相關信息,有助于發現事情的真相。也在帶給政府監管部門壓力的同時,敦促相關部門盡快展開調查和事件的處理工作。但是,虛假的或者是明顯的帶有誤導傾向的信息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保證網絡信息完全正確技術上無法實現的前提下,我們要客觀全面的看待網絡信息,確保不被錯誤信息誤導和其引導者利用。
以上就是由這次“共和國脊梁”的評獎活動得到的啟示,希望從這次活動的參與方得到的教訓,能夠讓我們少犯些錯誤,更好的指導社會中各種角色發揮好自身的責任。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