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政法干警行測指導:論證解題思路梳理
來源:發布時間:2011-09-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近幾年國考行測題目中越來越側重于考察論證,題目數量有所增加,有時高達6-7道題目,因此應該加大論證的備考力度。
一、 論證的結構以及原則
二、 題型的判定方法
1、加強
最有力地支持/加強以上論述的一項是…
得出這一結論的前提條件是…
2、削弱
下面哪句話最能削弱/質疑/反駁上述觀點…
三、 基本框架
四、 實戰例題
1、研究人員對四川地區出土的一批恐龍骨骼化石進行分析后發現,骨骼化石內的砷、鋇、鉻、鈾、稀土元素等含量超高,與現代陸生動物相比,其體內的有毒元素要高出幾百甚至上千倍。于是一些古生物學家推測這些恐龍死于慢性中毒。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不能質疑上述推測的是:
A.恐龍化石附近土壤中的有毒元素會滲進化石
B.恐龍化石內還有很多相應的解毒元素
C.這批恐龍化石都是老年恐龍,屬于自然死亡
D.在恐龍化石附近的植物化石里,有毒元素含量很少
解析:
判定題型:削弱
論點:恐龍死于慢性中毒。
A:觀點—不是死于慢性中毒 削弱 增加一個反論據
B:觀點—不是死于慢性中毒 削弱 增加一個反論據
C:觀點—不是死于慢性中毒 削弱 直接說明死于自然死亡 削弱論點
D:無關選項
答案:D
深層分析:(1)如果問法改為:最能質疑上述推測的是C
(2)削弱程度:削弱論點強于削弱論據
2、有醫學研究顯示,吃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對人體沒有顯著幫助,有時甚至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一些醫生給出勸告,不要再吃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了,而應該通過均衡的飲食來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結果?()
A.一項對3萬名婦女進行的7年追蹤調查發現,服用維生素D加上鈣補充劑并沒有給她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B.一項對1萬名男性展開的8年追蹤調查顯示,不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并沒有增加他們患病的風險
C.一項對1萬名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老年人的對照調查顯示,他們的健康狀況差異不顯著
D.一項對2萬名兒童展開的3年追蹤調查顯示,不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的兒童,營養缺乏的發生率較高
解析:
判定題型:削弱
論點:吃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對人體沒有顯著幫助,有時甚至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不吃)
A:觀點—吃了沒傷害(吃) 削弱論點
B:觀點—不吃沒傷害( 不吃)加強論點
C:觀點—無關
D:觀點—不吃有傷害( 吃) 削弱論點
答案:D
深層分析:AD都為削弱論點,因為A選項中說“服用維生素D加上鈣補充劑”,而題干中說“吃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縮小了范圍,削弱力度減少,因此選項D
3、在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音kui,一種變體的龍文)陶片。對此,專家解釋說,由于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
A.在這座唐代古墓中還發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
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C.并非只有先秦時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生前喜愛的物品隨同墓主一同下葬
解析:
判定題型:削弱
論點:雨水沖刷導致這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論據: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音kui,一種變體的龍文)陶片
A:無關選項
B:觀點—沒有雨水沖刷,先秦時期的陶片還是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削弱論點--沒我也行)
C:觀點—唐代的墓穴中并非是先秦時期的陶片,是唐代的陶片;(削弱論據--否定論據的真實性)
D:觀點—除了雨水沖刷以外,別的原因(下葬原因)也能導致先秦時期的陶片在唐代的墓穴中。(削弱論點—他因削弱)
答案:B
深層分析:1、削弱程度:沒我也行強于他因削弱
2、如果題干中沒有B選項,答案選擇D,因為削弱論點強于削弱論據
五、 削弱類解題思路總結
1、 判定題型
2、 找論點、論據
3、 分析選項的觀點(傾向性)
如果與論點一致,則加強;如果與論點不一致,則削弱
4、 分析削弱的方式
如果提及論點,則削弱論點;如果沒有提及,則成為增加一個反論據,削弱論據
5、 根據削弱程度來選定答案
削弱論點強于削弱論據;沒我也行強于他因削弱
6、 如果選項的削弱程度相同,比如都是削弱論點,則要通過分析選項的一些細節來確定答案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