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監理師考試理論與法規精講56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06 17:30:37
第五節 工程監理企業經營管理
一、工程監理企業經營活動基本準則(掌握)
工程監理企業從事建設工程監理活動,應當遵循“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準則。
(一)守法
守法,即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對于工程監理企業來說,守法即是要依法經營,主要體現在:
(1)工程監理企業只能在核定的業務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
工程監理企業的業務范圍,是指填寫在資質證書中、經工程監理資質管理部門審查確認的主項資質和增項資質。核定的業務范圍包括兩方面:一是監理業務的工程類別;二是承接監理工程的等級。
(2)工程監理企業不得偽造、涂改、出租、出借、轉讓、出賣《資質等級證書》。
(3)建設工程監理合同一經雙方簽訂,即具有法律約束力,工程監理企業應按照合同的約定認真履行,不得無故或故意違背自己的承諾。
(4)工程監理企業離開原住所地承接監理業務,要自覺遵守當地人民政府頒發的監理法規和有關規定,主動向監理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登記,接受其指導和監督管理。
(5)遵守國家關于企業法人的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
工程監理企業從事建設工程監理活動,應當遵循“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準則,其中“守法”的具體要求為()。
A.在核定的業務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
B.不偽造、涂改、出租、出借、轉讓、出賣《資質等級證書》
C.按照合同的約定認真履行其義務
D.離開原住所地承接監理業務,要主動向監理工程所在地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登記,接受其指導和監督
E.建立健全內部管理規章制度
答案:ABCD
(二)誠信
誠信,即誠實守信用。這是道德規范在市場經濟中的體現。它要求一切市場參加者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目的是在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和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中實現平衡,并維護市場道德秩序。誠信原則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導當事人以善意的心態、誠信的態度行使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正確地從事民事活動。
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提高企業信用水平,是完善我國工程監理制度的重要保證。企業信用的實質是解決經濟活動中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它是企業經營理念、經營責任和經營文化的集中體現。信用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良好的信用能為企業帶來巨大效益。我國是世貿組織的成員,信用將成為我國企業走出去,進入國際市場的身份證。它是能給企業帶來長期經濟效益的特殊資本。監理企業應當樹立良好的信用意識,使企業成為講道德、講信用的市場主體。
工程監理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企業的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制度主要有:(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與業主的合作制度,及時進行信息溝通,增強相互間的信任感;(3)建立健全監理服務需求調查制度,這也是企業進行有效競爭和防范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4)建立企業內部信用管理責任制度,及時檢查和評估企業信用的實施情況,不斷提高企業信用管理水平。
(三)公正
公正,是指工程監理企業在監理活動中既要維護業主的利益,又不能損害承包商的合法利益,并依據合同公平合理地處理業主與承包商之間的爭議。
工程監理企業要做到公正,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2)要堅持實事求是;
(3)要熟悉有關建設工程合同條款;
(4)要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5)要提高綜合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
為了能夠依據合同,公平合理地處理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的爭議,工程監理單位必須()。
A.采用科學的方案、方法和手段
B.堅持實事求是
C.熟悉有關建設工程合同條款
D.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E.提高綜合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
答案: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