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6.相對主義論:認為,事物的對與錯以及某行為惡與善的判斷標準,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有差異。在某一個國家考慮的道德及道德標準不一定適用于其他國家。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使企業倫理教育與倫理原則很不相同。 487.“大惡”:是指導致某個組織或個人喪失某些重要能力的行為。 488.“小惡”:是指雖對他人物質利益造成損害,但這種損害一般不會導致被害方喪失某些重要能力的行為。 489.“相稱理由”:指行為人所意欲的善的效果超過可能發生的但不為行為人所希望的惡的效果。 490.起始位置:是指具體到一個社會,社會中的每個人并不知道自己將來在社會上居于哪一個層次,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只有在不清楚自己是扮演富翁還是貧民的角色時,才能對社會成員的權利與義務作出一種合理安排。 491.自由原則:是指在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使人們行使同樣平等的權利,盡可能地讓每一位成員享受更多的自由。 492.差異原則:是對自由原則的一種修正和補充,它要求任何社會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應普遍適合社會每一位成員;另一方面又要使社會底層的人們獲得最大的利益,不應出現強者剝奪弱者而使弱者更弱的狀況。 493.價實:就要求企業必須依據產品成本、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和競爭對手的狀況來制定價格,并把真實的價格信息提供給消費者。 494.垂直整合營銷渠道系統:是指由生產者、批發商和零售商組成的一體化整合營銷渠道系統。 495.傳統的營銷觀念:是通過各種強制性手段把商品強行賣給消費者,它體現了一種“推”式促銷觀念。 496.社會責任:是指某個組織有責任擴大其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和減少對社會的消極作用。 497.個人道德觀:是指用來指導個人行為的原則或規則。個人道德觀正確與否及其水平的高低,必然會影響企業營銷策略是否符合道德標準及營銷策略道德水準的高低。 498.企業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擁有共同性的價值觀念。它是在企業經營哲學指導下構成企業文化的基礎與核心,它決定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的管理風格及企業的行為規范。 499.組織關系:是指在企業中,領導與員工、上級與下級、同事之間的關系。在這些諸多關系中要保持相互信任、履行相互的責任和義務等。 500.報酬制度:是指對經營者提供的一些有利條件,它減少障礙或提供報酬,從而影響營銷策略的道德性。報酬包括來自內部或外部的。 501.內部報酬:是指為他人做某事后的良好感覺。 502.外部報酬:是指在等價交換基礎上從他人那里獲得自己想得到的有價值的東西,如獲得領導者的提升和加薪、同事的贊揚等。 503.顧客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簡稱CRM):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接觸管理”(Contact Management),即專門收集整理顧客與企業相互聯系的所有信息,借以改進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營銷效益。它既是一種市場導向的企業營銷理念,同時也是面向顧客優化市場、服務、銷售業務流程,增強企業部門間集成協同能力,加快顧客服務的響應速度,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504.交叉銷售(Cross Selling):是CRM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一般來講,交叉銷售是指借助CRM,發現現有顧客的多種需求,并通過滿足其需求而銷售多種相關服務或產品的一種新興營銷方式。 505.綠色營銷:是指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為實現經濟利益、消費者需要和環境利益的統一而開展的市場營銷活動。廣義的綠色營銷是指企業營銷活動中體現的社會價值觀、倫理道德觀,充分考慮社會效益,既自覺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更自覺抵制各種有害營銷。狹義的綠色營銷是指企業在營銷活動中,牟求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與環境利益的協調,既要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企業利潤目標,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態平衡。實施綠色營銷的企業,對產品的創意、設計和生產以及定價與促銷的策劃和實施,都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力求減少和避免環境污染,保護和節約自然資源,維護人類社會的長遠利益,實現經濟與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506.整合營銷:是一種系統化的營銷方法,具有自身的指導理念、分析方法、思維模式和運作方式,是對抽象的、共性的營銷的具體化。它是一種通過對各種營銷工具和手段的系統化結合,根據環境進行即時性的動態修正,以使交換雙方在交互中實現價值增值的營銷理念與方法。 507.4C理論:強化了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營銷組合。 508.Consumer(消費者):指消費者的需要和欲望(The needs and wants of consumer)。 509.Cost(成本):指消費者獲得滿足的成本(Cost and value to satisfy consumer‘s needs and wants)。 510.Convenience(便利):指購買的方便性(Convenience to buy)。 511.Communication(溝通):指與用戶的溝通(Communication with consumer)。 512.整合營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簡稱IMC):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過程中,以由外而內(Outside-In)的戰略觀點為基礎,為了與利害關系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營銷傳播管理者為主體所展開的傳播戰略。 513.5R理論:20世紀末,美國西北大學唐。舒爾茨教授提出了整合營銷傳播的理念,認為應該用4C和5R來代替4P,他指出:對于營銷組織的最大的挑戰是更多的去理解他們的客戶和潛在客戶的需求,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營銷公司必須從原來營銷的4P理論轉移到5R理論。第一個R是Relevance(關聯),指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而不是企業能生產或者提供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第二個R是Receptivity(感受),指客戶什么時候想買或什么時候從生產廠商那里認知產品;第三個R是Responsive(反應),指當客戶產生需求時,企業如何去應對需求;第四個R是Recognition(回報),指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和美譽度;第五個R是Relationship(關系),指買方和賣方之間的長期互相促進的所有的活動。簡而言之,營銷活動必須從以產品為中心的方式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方式,這也是現代整合營銷傳播的精髓。 |
| 熱門資料下載: |
|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年自考市場營銷學名詞解釋09 |
|
閱讀下一篇:08年自考“企業勞動工資管理”筆記(1)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