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五四文學 第一章 五四文學革命 第一節 五四文學的社會文化背景——五四新文化運動 一、性質:思想與文化的啟蒙運動 目的: 燭照中國舊文化體系 建立新文化,改變人們的精神 救國 參照系:西方文化 二、核心精神:人文主義 三、主要內容: 深入批判封建文化 揭露封建文化與封建統治的“ 同謀” 關系 深刻認識傳統文化、封建禮教對人的奴役和扭曲 倡導人性的解放 確立人的價值與尊嚴 破除對人的貴賤等級之分 四、重要陣地: 1915年9月15日問世的《青年雜志》(上海 陳獨秀創辦 主編) 1916年第二卷開始,更名《新青年》 第二節 新文學意識的覺醒 五四文學開始自覺調整和追求自身的發展道路 確認文學自身的獨立地位和特征 自覺地承擔起自身的歷史使命 一、文學革命的思想先聲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五四文學革命的開始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與舊文學的決裂 二、白話文學的建立 對文言文學的否定 對白話文學的構想 白話文學的初步嘗試 詩歌 《 嘗試集 》 小說 《 狂人日記 》 三、人的文學、平民文學 推翻文以載道的封建文學觀 關注世俗的、個體的普通人生 改良社會,呼喚新時代 文學的發展與時代的要求一致 四、文學本體意識 四分法—— 對文體獨立性和自身特性的覺悟 第三節 新舊文學觀念的交鋒 一、與保守派的斗爭 二、對《學衡》派的反擊 三、對《甲寅》派的反擊 四、新文化陣營內部發生的思想演變 |
| 熱門資料下載: |
|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自學考試“中國近代史綱要”:為新中國而奮斗(5) |
|
閱讀下一篇:自考“中國現代史”講義(2)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