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射混凝土技術的應用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7-13
1. 鋼纖維的作用機理
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較低,一旦開裂后會發生脆性破壞。利用鋼纖維進行增強處理后,鋼纖維能夠控制裂縫的開展,并且傳遞拉應力,產生應力重分布,從而提高混凝土的裂后強度,使混凝土具有相當的彎曲韌度。和素混凝土相比,鋼纖維混凝土在發生變形后仍能承擔荷載。
2. 鋼纖維混凝土的性能
鋼纖維混凝土的極限抗彎拉強度和加入鋼纖維之前基本相同,但是鋼纖維混凝土的彎曲韌度有大幅度提高。
鋼纖維有各種不同的原材料,形狀和抗拉強度,彎曲韌度各不相同。鋼纖維根據生產工藝分為剪切型,銑削型,和冷拉型。前兩種纖維本身的抗拉強度在400-700MPa之間,長徑比在40-50,摻量較高,一般在80-120kg/m3;[3]冷拉型纖維通過對母材(盤條)的高速拉絲,大幅提高了抗拉強度,通常在1000MPa以上,長徑比在60以上,摻量一般在35-65 kg/m3.
對不同的鋼纖維應進行實驗,得到達到保證鋼纖維混凝土彎曲韌度的鋼纖維纖摻量。鋼纖維混凝土的韌度可以用“位移控制的梁的三分加載實驗”進行。
(圖見附件)
圖1.1 鋼纖維混凝土梁三分加載彎拉韌度實驗 荷載-位移曲線
根據荷載-位移曲線,通過下式計算鋼纖維混凝土的彎曲韌度:
(計算公式見附件)
3. 鋼纖維噴射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中加入鋼纖維后可提高混凝土的彎拉韌度,能量吸收能力,抗沖擊能力和對裂縫的控制。均勻分布的鋼纖維使噴射混凝土任意截面都能夠承受拉應力,同時和圍巖有極佳的粘結力,因此可以通過應力重分布,充分發揮圍巖的自承能力,是理想的支護材料。
《歐洲噴射混凝土規范》用大板實驗比較鋼纖維噴射混凝土和掛網噴射混凝土的性能,實驗結果發現鋼纖維噴射混凝土有更高的承載能力和吸收變形能力。
鋼纖維混凝土既能作為初期支護、也可作為永久襯砌;和掛網相比有技術和經濟上的優勢:
鋼筋掛網施工工藝復雜;在凹凸不平的巖面難以沿巖石表面布置在拉應力區;在噴射混凝土時回彈大;混凝土容易集結在掛網的表面,在掛網的背后形成空洞;當圍巖條件較差時,不能形成及時支護。
鋼纖維噴射混凝土可以順著圍巖表面形成快速有效的支護,和巖石有更好的粘結,而且提高施工安全性簡化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進度。
從經濟角度出發,鋼纖維混凝土襯砌厚度比掛網混凝土節約30%,回彈量減少30%,工期節約20-30%.
4. 鋼纖維噴射混凝土的應用
鋼纖維噴射混凝土從70年代起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挪威地質學院”提出的“Q系統”中,全面采用鋼纖維噴射混凝土取代掛網作為隧道永久支護。
我國很早就開始研究鋼纖維混凝土的應用,但是由于當時鋼纖維本身抗拉強度低,攪拌時易結團變形,噴射時易堵管,在施工上很難保證質量,使該項技術沒有得到有效的推廣。90年代起,國內引進了歐洲粘結成排的冷拉型鋼纖維生產技術,冷拉型纖維摻量在35-65 kg/m3,用快速水溶性膠水粘結成排后,鋼纖維在隨骨料一起攪拌的過程中,膠水遇水自動溶解,成排的鋼纖維會分散成單根,在混凝土中均勻地分布,從而解決了鋼纖維結團堵管的問題。鋼纖維噴射混凝土在克服了施工中的弱點后,已經逐步在國內的一些工程中得到應用。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