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遼寧公務員考試申論沖刺預測試卷3
來源:發布時間:2011-06-2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提示
(1)考試作弊
(2)頻繁跳槽
(3)論文抄襲
(4)有錢不交學費
(5)貸款到期不還
(6)簡歷造假
(7)家庭收入造假,爭奪助學金
2.答案提示
(1)社會不良風氣產生消極影響。市場經濟作用于社會道德,既有推動社會道德進步的積極因素,又有阻礙道德進步的消極因素。高校作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必然受到社會的影響,學生們所能感受到的社會道德氛圍,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目前,社會上存在著的失信行為,對大學生的行為產生了消極影響。
(2)學校誠信教育力度不夠。在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方面,學校只是單純地從表面上做文章,如考試時要求學生簽訂誠信協議,并沒有從根本上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3)監督力度不夠。對大學生的失信行為,缺乏有力的監督。只對比較突出的大學生失信行為進行披露,沒有形成監督的常規機制。
(4)失信懲罰機制不健全。不夠健全的失信懲罰機制很難給失信學生帶來威懾力,導致學生依然我行我素,知錯不改。
(5)自律意識較差。大學生道德心理還不成熟,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選擇的能力,缺乏對個人與社會、現實與未來、社會的光明面與黑暗面之間關系的全面理解和認識,缺乏對誠信重要性的認識。
3.答案提示
為大學生建立誠信檔案,讓學生盡早具備誠信意識、盡早感覺到自己是個“社會人”,無疑是在誠信教育與現實之間找到了一個最佳結合點。這對于我們構建誠信社會,具有促進作用。
將戀愛情況作為誠信評判因素之一,計入系統評分,雖然規定的原則是看戀愛中有無欺騙他人感情的情況,但事實上這個規定的可操作性不強。硬要判定在戀愛中是否存在“欺騙”,不但是吃力不討好,而且極易造成“冤假錯案”。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對大學而言,是更為迫切的任務。
4.參考范文
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幾點建議
誠信是一個社會賴以存在的道德基礎,是人的良知在客觀環境中的一種外露,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人在社會活動中相互聯系的道義憑借。人無誠信,無以立身;國無誠信,無以邦交。但是近年來,大學生這一高素質群體的失信事件卻頻繁發生,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迫在眉睫。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著力構建誠信社會。加強全社會的誠信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監督和約束機制,著力構筑一個誠信的環境、誠信的社會。只有真正做到了管理上落實、法制上健全時,誠信才不只是一句空話,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也才能更有成效。而大學生更應該從社會責任感的高度為打造誠信社會出力,以此來培養道德的自覺。
第二,教育管理更要講誠信。教育的誠信形象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學校更要樹立以誠信為本的理念,杜絕種種失信行為的發生。以學校的誠信、教師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把誠信落實到全體教育者的教育行為上,發揮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對學校和教師的失信行為要有相應的懲戒措施,從制度上保證大家都來講誠信。
第三,利用兩課主渠道,增加和滲透誠信教育的新內容。結合兩課教育改革,一方面,要使大學生認識到,樹立較高的誠信意識,這不僅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也是走上社會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讓大學生懂得,誠信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經濟社會的道德底線。在法制社會里,誠信既是道德問題,又是法律問題,法律是一種最低的道德準則。現代民法一般都把“誠實信用,公序良俗”作為基本原則,如果違背了則會導致民事法律行為的無效或者對民事主體產生一系列不利后果,而受到處罰和制裁。
第四,建立信用評級指標體系。引進經濟領域的信用評級指標體系,在高校成立相應的大學生誠信度的評估部門,構建大學生誠信度測評體系。首先要確定誠信度測評的要素,可以把誠實、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質列為測評的主要要素;其次,確定誠信度測評體系各級指標,即每一項指標定出不同級別的標準,以便參照定位;最后,選用誠信度測評的途徑,可通過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老師評議三種方式。通過運用誠信度測評體系可以考核學生過去、現在的誠信狀況,并將結果記入學生個人誠信檔案,為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更加注重個人誠信打下基礎。
第五,建立健全失信懲罰機制。把教育和處罰結合起來,促使大學生把誠信意識和誠信行為統一起來。在廣泛進行誠信教育,普及道德知識與道德規范,提高大學生誠信意識的同時,要建立健全失信懲罰機制,讓那些失信的學生及時品嘗失信的后果而遵守誠信做人的道德底線,以免將來給國家、社會、他人和自己造成更大的損失。
第六,切實加強大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學生教育和管理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必須在堅持德才兼備原則的基礎上,選拔一批政治素質好,學歷層次高,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善于做學生工作的同志擔任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輔導員,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對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真正有效地推動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與發達國家已形成的較為成熟的信用體系相比,我國在這方面的缺陷是比較大的。因此,呼喚大學生誠信,在全社會建立誠信制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