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事業編制 大學生甘當淘糞工
來源:發布時間:2011-06-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6月15日,濟南市環衛局舉辦“職工技能比賽”——挑水等,參賽隊伍中,最受人關注的是天橋機械化清疏大隊的一線職工孟佳、張婷、宿昊,以及歷下代表隊的王延峰。他們之所以聚集了如此多的目光,是因為他們有著特殊的身份——大學畢業生。
●還在一線談不上換崗
2009年6月,濟南市環衛局城肥二處招聘5名淘糞工,在那一場招聘中,390多人參加考試,最終孟佳、王延峰等5人如愿當上了淘糞工。
“大學生當淘糞工,這是對大學文憑的不負責任;他們甘愿當淘糞工,無非是為了‘事業編制’這個鐵飯碗,或許,他們很快就會調離一線。”各種爭議始終伴隨著他們。2011年6月15日,城肥二處政工科科長謝華對記者說:“我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他們5個人至今還在一線做淘糞工,沒有人離開,也沒有人調離一線。”
2010 年3月,5名大學生淘糞工與濟南市環衛局城肥二處正式簽訂勞動合同。按照當初錄取時簽訂的合同,這5名大學生需要在一線工作3年,之后根據他們的表現,再決定是否將他們調至管理崗位。謝華說:“合同當中只是規定可以根據表現調整崗位,并沒有承諾一定調整。截至現在,他們工作還不到兩年,所以談不上換崗。”
●不光淘糞還做其他工作
6月15日下午,記者在濟南市環衛局城肥二處政工科見到了孟佳、宿昊和邢鴻雁。“今天單位搞競賽,他們幾個沒有出工,我讓他們下午過來幫忙處理一些宣傳資料。”科長謝華介紹說,“幾個年輕人有文化,不能總讓他們淘糞吧,還得做些其他工作。”
據介紹,早在這批大學生淘糞工上崗的時候,城肥二處就對他們“嚴加管教”,他們接受媒體采訪時,會使用“官方體答案”。
“我只能告訴你,他們幾個人的工作都非常優秀。但我不希望他們面對鏡頭。”謝華開門見山,“這兩年來,多家媒體想采訪他們,無非都是覺得大學生做淘糞工虧了。我不希望他們面對媒體,他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他們還要成家,做淘糞工,讓他們找對象都很不容易……”
城肥二處在媒體面前顯得很低調,但就在5名大學生淘糞工簽訂正式合同的時候,處里專門舉行了一個“大學生淘糞工拜師儀式”。
●月薪2500元生活得不錯
收入,是這幾名大學生淘糞工接受采訪時必然會遇到的問題之一。
王延峰從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建筑專業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濟南一家企業做技術工人。“我那時候每個月的工資就800元錢。”王延峰說,最初并沒有把“事業編制”看得多么重要,后來發現那么多人報名,才意識到這是個很搶手的飯碗,F在他們每月工資有2500多元。
孟佳說,在這個單位收入確實不錯,她工作的第一個月領了1000多元錢,立馬給媽媽買了一件衣服,孟媽媽激動壞了。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