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招錄殘疾人比例低于法定 千人聯名建議

來源:發布時間:2011-06-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輔導咨詢

匯集公務員培訓權威機構,權威解答公務員考試相關問題

zaixuanzixun

    今年5月15日是第21個“全國助殘日”,當天,深圳殘疾人楊仁良將一封有1084名殘疾人及家屬簽名的建議信寄往了國家公務員局,建議行政機關招錄不少于1.5%的殘疾人。

    建議信由4名殘疾人共同發起。他們認為“目前殘疾人公務員的比例普遍低于法定要求的1.5%,最低的只有0.39%”,因此“若公務員招錄殘疾人,會給其他單位起個很好的示范作用”。

    專家建議,我國應盡快設立“平等機會委員會”,監督用人單位平等對待勞動者,促進法律、法規的落實,并為受到歧視的勞動者提供法律援助。

    ◎反映

    殘疾人報考公務員遭拒

    楊仁良是廣西人,2010年畢業于貴州大學,患有先天性白化病,該病癥導致他極度弱視,但近距離視物——比如讀報紙沒問題。他報考公務員,體檢時因視力問題被直接淘汰。之后他前往深圳,4個多月的時間里,他投了多份簡歷。用人單位看到他的簡歷表示很滿意,面試后,卻均被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婉拒。

    上海殘疾人永清告訴新法制報記者,他因肢體二級殘疾,前幾年第一次報考公務員時就被招考人員以“身體原因”剝奪了報名資格,去年再一次成功通過了上海某單位的公務員招考筆試,但還是被剝奪了面試的機會。

    28歲的北京殘疾人牧歌屬于肢體一級殘疾,畢業于北京一所名牌大學,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在北京市一家政府部門實習期間,表現和工作能力都很優秀,“但最終還是被對方以其他方面的原因拒絕接收”。

    ◎調查

    殘疾人公務員比例最低的只有0.39%

    永清告訴新法制報記者:“殘疾人在報考國家公務員時遭遇限制和排斥,難以順利進入公務員系統!目前,殘疾人公務員的比例普遍低于法定要求的1.5%,最低的只有0.39%.”

    永清說,引述的數據出自今年1月“北京益仁平中心”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

    5月16日,“北京益仁平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新法制報記者,從2010年9月開始,他們向全國30個地方政府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出了信息公開的申請,要求政府披露殘障人在公務員以及事業單位的從業狀況。只有上海、武漢、昆明3個地方向他們真正公開了殘疾人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就業信息。

    結果顯示:“上海市事業單位中有殘疾人4800人左右,占總數的1.3%;武漢市公務員系統有殘疾人171人,占全部比例的0.39%;昆明市從2004年至今,政府機關通過公開招考共新錄用公務員5917人,有1人屬于殘疾人,在事業單位招聘的職員中,市屬事業單位在職的殘疾工作人員102名,占在職職員總數的0.6%.”該負責人稱,這一問題的形成,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行政機關招錄殘疾人公務員的比例,在公務員法和殘疾人保障法中都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只是在國務院出臺的《殘疾人就業條例》中規定了一個不低于1.5%的底線要求。但該條例還規定了替代辦法:“達不到規定比例的,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于是,一些行政部門“寧可交殘保金也不招錄殘疾人”。

    ◎行動

    1084名殘疾人及家屬聯名發建議信

    楊仁良、牧歌、永清、鄭州殘疾人王金雷等人通過在網上和別的殘疾人朋友們交流后發現,殘疾人當公務員難,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于是他們決定寫一封建議信給國家公務員局。

    通過請教各方面專家,幾易其稿,他們終于完成了一封近萬字的建議信。之后,4人在網絡上共同發起聯名建議活動。

    4月底,這封建議信在網上一經公布,就得到很多殘疾人的熱烈響應。截至5月17日15時30分,已經有1121名殘疾人及家屬簽名支持這封建議信。

    建議信提出了四點建議:1、各地方人社廳、局設立殘疾人公務員專項統計并向社會公開相關數據;2、在公務員中設立殘疾人公務員專項崗位;3、設立時間表,不斷提升公務員系統殘疾人所占比例的法定標準;4、修改《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刪除其中對視力殘疾人和聽力殘疾人的兩條限制性條款。

    “這兩條規定剝奪了視力殘疾人和聽力殘疾人當公務員的權利,刪除這兩條規定,將有利于這兩類殘疾人就業權的實現。”楊仁良說,這兩類人群與外界的交流溝通方式非常特殊,如果行政部門中有聽力殘疾和視力殘疾人士,將有利于行政部門日常工作中與這兩類人群交流、溝通。

    5月15日,楊仁良慎重地將一封厚厚的信函遞交到了深圳南山區一郵政代辦點。

    這封名為《關于行政機關帶頭履行法定義務,招錄不少于1.5%的殘疾人的建議信》由國內1084名殘疾人及家屬簽名,簽名者來自國內18個省(市、區),其中包括40多名江西籍殘疾人及家屬。收件人是國家公務員局。

    此前的5月12日,楊仁良就曾經把這封建議信寄往了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當時有763名殘疾人簽名,“國家公務員局是人社部內負責公務員招錄的直接對口部門,所以選擇在‘全國助殘日’重新寄一次”。

    “希望行政機構能帶頭落實法定義務,招錄不少于1.5%的殘疾人。若政府機關能帶頭招錄1.5%的殘疾人為工作人員,對引導其他用人單位招用殘疾人將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永清說。

    ◎專家

    應盡快設立“平等機會委員會”

    采訪中,“北京益仁平中心”透露,早在2007年6月,中國政法大學(招生辦中國政法大學招生辦公室聽眾:99人+收聽已收聽)憲政研究所就發布了在全國十大城市開展的“目前就業領域的歧視有多嚴重”的調查結果:一些國家機關在公務員招錄中存在歧視,并且在“哪些群體最易受歧視”的調查中顯示殘疾人以65.6%的比例躍居榜首。

    該次調查的負責人之一、中國政法大學劉曉楠副教授認為,“我國應該盡快設立‘平等機會委員會’去監督用人單位平等對待勞動者,促進法律、法規的落實,并為受到歧視的勞動者提供法律援助”。

    針對此次殘疾人發起的聯名建議活動,“北京益仁平中心”殘疾法律事務負責人楊占青對新法制報記者說:“1.5%的殘疾人錄用比例是我國最高行政部門制定的,既要用來約束企事業單位,更要用來約束各級行政部門。”

    長期關注就業歧視問題的北京知名公益律師李方平則認為:“要使得公務員中的殘疾人比例達到1.5%的法定最低標準,需要從法律和政策層面予以保障。”

    ◎江西

    沒計劃專門拿出崗位招殘疾人

    那么公務員考試招錄殘疾人在江西又是個怎樣的情況呢?

    5月16日下午,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屬負責公務員招錄工作的江西省公務員局考試錄用處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新法制報記者,“對這方面我們沒有相關的統計數字”。

    該工作人員稱,自從2008年國家新的公務員招考體檢標準出臺后,除了警察等一些特殊崗位外,我省絕大多數招考崗位是面對大多殘疾人放開的,“只要他符合我們的體檢標準,能正常勝任該項工作,我們都是一視同仁的”。

    該工作人員也承認:“目前沒有計劃專門拿出某類崗位來只招收殘疾人。”因此也就不會專門去統計招錄了多少殘疾人,“不過在我們印象中,這些年招錄的殘疾人并不是很多,而且招錄的多為輕度殘疾”。

    新法制報記者了解到,原人事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試行)》之所以未對殘疾作出表述和限制性規定,是因為體檢標準是基于職位的要求,只要不影響正常的履行職責,殘疾人也應在公務員招考范圍之內,這與《殘疾人保障法》相銜接。

    2009年5月15日,江西省委、省政府下發的《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將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工作納入工作規劃和考核范圍”、“各級殘聯負責對本級福利企業集中安置殘疾人和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分散按比例安置殘疾人的就業情況進行審核、監督和驗收”。

    同時,“殘疾人符合公務員錄用或事業單位招聘體檢標準,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有關單位不得拒絕錄聘”。

    楊仁良說,目前沒有一套具有操作性的針對殘疾人進入公務員系統的法律法規,以不同的標準來審核錄用殘疾人。“有的殘疾對工作幾乎沒有影響,但因為硬性的規定和社會的偏見,殘疾人最終很難如愿。”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全方位公考復習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進入論壇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视频不卡视频 | 欧美精品专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免费a在线观看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亚洲 | 中文日韩欧美州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不卡在线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