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前的三階段準備建議
來源:發布時間:2011-05-23 14:30:3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考生在筆試結束后可以適當放松幾天,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可以邊放松邊了解一些面試的常識,做好面試前的準備,比如考慮假如進入面試,是否要參加輔導,如果是的話,就應該了解相關輔導機構的情況;如果不參加,也要為自己做個大致的復習計劃。因為現在留給考生準備面試的時間越來越少,有些地方甚至只留給考生7至10天的時間準備,還得扣除復審時間,這樣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考生應該盡早做好準備。準備工作分為2種情況,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是否進入面試,另一種是已經明確自己進入面試。
一、未雨綢繆
在還不知道考試成績的情況下,考生應該準備的事情比較少,主要了解面試的一些基本常識,特別是要經常去網站、論壇、公考群和網友討論,準備好一些面試資料,并假設如果自己進入面試了應該怎么辦,做好一些必要的心理準備;了解一些輔導機構的情況,如果決定參加輔導,一旦進入面試,就馬上報名,贏得時間。有一小部分考生很有超前意識,他們在還不知道筆試成績的時候,不但已經非常熟悉面試的一些基本常識,甚至提前自學課件,或者干脆直接報名參加了面試輔導,這樣的考生一旦進入面試,基礎比其他考生要扎實許多, “笨鳥先飛早入林”正是這個道理。因為面試復習是一種強化的模式,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復習方法,加上大量的練習不斷消化吸收,基礎再差的考生也會取得好成績。
二、兵貴神速
前面已經說過,面試的準備時間很有限,所以越早準備越好,《三國志·魏書·郭嘉傳》有云:“兵貴神速”,有時候贏的就是早爭取到的那么幾天時間。有的考生很積極主動去了解相關信息,比如今年湖北的一個考生,在別人還不知道面試名單時,她在8月6號就已經打電話去問了,知道后馬上報名參加輔導,提前拿到課件自學,過了10天招考部門才正式通知面試的時間是8月27、28號,而這個時候她已經復習到了第二階段,且有20多天的時間準備比較充裕,而其他等正式通知才開始準備的同學,復習的時間就剩10多天,顯得非常緊張。在其它條件相當的前提下,10天和20天的復習效果至少要差一個大的檔次,也就是至少差5分。還有的學生麻痹大意,正式準備復習時,別人已經進入復習的第三階段,模擬改正提高階段。因此,機會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善于把握機會的才是最后的勝者!
考生知道進入面試后,主要應該做的準備有:
(一)隨時準備請假。相當一部分考生因為工作忙,耽誤了面試的復習,準備不夠充分而失去一次寶貴的機會,建議這類學生,找機會告假,請病假比較合適。
(二)熟悉考場。經常用來做公務員考場的有賓館和學校,面試前一至二天熟悉考場,主要包括所在考場離自己的居住地有多遠、用什么方式抵達比較迅速安全、在路上要花多少時間,到達考場后,熟悉并適當適應考場環境,比如考場周圍環境是安靜還是嘈雜,夏天面試考場是否有空調,冬天是否有暖氣等,熟悉后有助于消除陌生感。
(三)準備適合面試的服飾和發型。越早準備越好。第一印象在整個面試過程中很重要的,不一定長得帥或長得漂亮才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長相一般的人也不乏有氣質者。得體合適的的衣著打扮加上良好的言談舉止和修養,即使你相貌一般,也會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這種人平時生活不太容易見到,但確實有,考生當中也有。所以如何做個有涵養的人,應該從平時做起,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學習別人的長處,養成良好的習慣氣質自然會得到提升,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設想自己是個考官,而且是個年紀大概在35-50歲之間的男考官(考官男的居多),你會希望你的考生是以怎樣的精神面貌來參加考試呢。
(四)選擇一本面試輔導書,書的內容要包括簡明扼要,重點突出。參加輔導前,應該先初步了解面試的基礎知識,然后多看題,看題時要結合題型思路解析,多思考多分析,培養題感;有了題感后,可以試著答題,開始不用講,可以試著寫,特別是寫下答題的思路和要點,打好扎實的基礎。寫好答案后,再和書上的參考答案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和發現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才能逐漸提高。
(五)參加輔導。正常情況下,從通知面試到參加面試的時間大概有15-20天,如何安排這些時間是非常重要的。現在大多數培訓機構看重的是利益,沒有站在考生的實際需求來安排課程,幾乎都是采取“填鴨式”和“放鴿子”的授課方法,先是短期集中培訓,天天上課。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會發現,培訓班的課程都是排得非常緊密,曾經看過有的輔導班的廣告,安排學生7天上72節課,平均1天10節課,就好比工廠的工人天天加班,連續加班7天。我們可以回想以前讀書時,一天上幾節主課?所以這種“填鴨子”式的授課方式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主要是抓住了部分考生以為課上的越多越好,貪小便宜的心理,殊不知這種上課方式,不但沒有時間去吸收上課知識,反而很可能產生疲倦甚至厭煩的消極心理,這對即將走進面試考場的應試者來說是頭等障礙。更有不負責任的培訓機構,因為老師不夠用,把對外宣傳的7天課程壓縮到3天,接著就開始“放鴿子”,剩下的時間美其名曰“模擬”,其實就是幾個學生自己模擬練習,老師早就不見蹤影,最多就留個助理看場,信口點評。
最糟糕的是,大部分培訓機構因為師資力量不足,招聘的老師本身就沒有公務員面試輔導經驗,這些年輕的老師經過培訓后就開始授課,現學現賣,試想一個沒有實際面試經驗和輔導經驗的老師,能深刻領悟到面試的深層次的涵義嗎?有的考生抱怨說輔導老師還不如學生,這點確實非常可能存在,因為有的考生面試經驗比較豐富,對面試有較深的體會和研究。因此,判斷輔導班的好壞的標準主要有兩個:
一是錄取率,錄取率主要看保盤率。保盤率即筆試成績的名次在錄取范圍內,經過輔導后,名次還是在錄取范圍內。比如筆試名次是第三名,總共招四個,經過面試后,總成績排在第1-4名都成為成功保盤。
二是考生的成績水平。曾經有的考生抱怨,說輔導班的老師比較年輕,輔導效果不太好,最后考上的也就那么幾個原來基礎比較好的,其他基礎一般的考生,原來是什么水平,輔導后還是什么水平,沒什么提高,因此,輔導效果的好壞,主要看考生的面試成績處于什么樣的水平,如果經過輔導后,80%以上的考生成績在良以上的水平,那這就是很不錯的輔導班了。
表1.2 復習時間安排表
真正進入了復習的階段,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入門階段。
復習時間:3天。
重點掌握:判斷題型,審題,熟悉答題思路。
復習方法:再細分為兩個小階段,一是以看題為主,消化吸收上課知識;接著以書面答題為主,每天答10-15道題;這個階段不要去限制時間,以最終會做題為主要目標,暫時不追求速度和題量,而是要注重每題的做題質量,即每做完一道題,不論對錯,務必領會答案的意思,并總結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有疑問及時問老師尋求解決。
第二階段:固化階段。
復習時間:5-10天。
復習方法:通過第一階段的復習,熟練掌握答題思路和要點技巧后,就可以開口答題了,開始時因為比較生疏,所以思考時間可以稍長一些,每題2分鐘,答題時間也會稍短一些,2分鐘以內(面試時是2-3分鐘),通過大量的練習,結合上課的內容,全面進行加固、提高。這個階段尤為重要,不僅要打下扎實的基礎,必須在表達、審題、思路、要點、擴展、層次條理上有較大的提升,達到中上水平才能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
復習技巧:對于熟悉的題型或題目,一定要用口頭回答問題并進行錄音,再從錄音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主要從表達、審題、思路、要點、擴展、層次條理等方面來查找。對于一些比較生疏的題型或題目,可以采取第一階段的方法,書寫答題,而且可以適當延長思考時間,以會答題、掌握此題型的解題方法為主要目的。每天的題量大致在15道左右,以保證答題質量。復習過程中發現疑難問題要做好筆記,上課時問老師,這點很重要,因為考生在這個階段容易迷茫,復習方法錯誤,如不能及時發現并得以有效解決,將會嚴重影響復習效果。
第三階段:模擬檢驗階段
復習時間:剩下的時間均可用來模擬,修正錯誤。
模擬次數:正式模擬2次及以上,自行模擬次數每天1-2次。
模擬分為2種,一種是自行安排模擬,可以自己一個人,或者叫一些親戚朋友來當考官。這種模擬模式主要目的是鍛煉膽量,熟悉面試的模式,但對于發現一些自己的不足效果不是很明顯,特別是對親戚朋友給的意見要慎重采納。
另一種模式是由考官或老師主持,按照面試的模式進行。最好是由有豐富的輔導經驗和有豐富考官經驗的老師來協助考生進行面試模擬,為什么一定要當過考官,而且還有公務員面試輔導經驗的人來模擬呢?因為沒有正規輔導過考生的考官,只能發現考生一些表面的錯誤,不能發現更深一層的問題,有實踐經驗卻沒有理論基礎,只能憑自己的考官經驗想當然提出一些沒有經過論證和驗證的意見和建議,不一定合理,甚至可能會誤導考生。而沒有當過考官的老師同樣也是不可靠,他們在面試方面的知識都是從書本上得來的,沒有實際的考場經驗就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能深刻體會到考官的真實想法。只有當了考官,才會明白每一次的評分都關系到考生的前途命運,才能真正體會到那種“生殺予奪”帶來的壓力和責任,因此考官其實是很辛苦的,精神要高度集中,有時候會因為偶爾走神漏掉了幾句話而自責,而沒有當過考官的老師是無法體會到這種感覺。
這種模式主要不是鍛煉膽量,而是發現不足。因為考官或老師在這方面比較有經驗,可以從各個方面對考生的答題表現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可以從3個方面的點評:
1、肯定考生的優點。有些考生很謙虛,對老師說:“老師,重點批評我的缺點就好了。”,缺點固然要指出,但肯定優點的重要之處在于增加考生的自信心,以消除緊張心理,考生也才能以更為積極的態度去復習;另外一個作用是使考生知道并保持自己的優勢。因為有些考生對自己的優點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沒有認真去保持,水平下降,失去優勢。
2、指出考生的不足。前文已經提及面試過程中考官最重視的要素有舉止儀表、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綜合表現。這些評分要素可以細化為上述的舉止儀表、表達、審題、思路、要點、擴展、層次條理,在考生模擬答題后我會問一個問題:“你覺得在剛才的答題過程中,你的特點是什么?”大部分考生很難從自己的答案中發現自己的特點,正常情況下,每個人只能說出2-3點,而且總共不到半分鐘就說完了。指導老師的點評至少要半個小時,不但指出錯誤之處,而且詳細說明犯這種錯誤的原因是什么,考生知道了錯誤的根源后改正起來就容易多了。
3、提出整改方案。針對每個考生不同的缺點和錯誤,深層次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的方案。因為考生在表達方面最容易出問題,因此下面從這方面來說明如何進行整改。
一是表達時兩句之間停頓比較多,例如考生在語句之間總出現“嗯”、“呃”等語氣詞,這種無意識的語言習慣需要在平日練習時就多加注意并進行強化以改正此問題。對此筆者曾經教考生一個很土但很有效的辦法,就是讓考生在答題時錄音,然后自己聽,統計出在一次答題過程中,自己說了幾次“呃”、“嗯”,每說一次,掌嘴一次。這個辦法果然奏效,有一個學生從開始時一題說二十幾個“呃”,到了下一節課就剩2個,看來掌自己的嘴巴的滋味還真不好受。
二是表達時句中停頓比較多。比如有這樣一句話:“假如出現了題目中所述的我和領導發生了矛盾這種情況。”正常的停頓應該是:“假如出現了題目中所述的(停頓)我和領導發生了矛盾這種情況”,而句中停頓的情況是:“假如(停頓)出現了(停頓)題目中所述的(停頓)我和領導(停頓)發生了矛盾(停頓)這種情況”,筆者將這樣的表達稱為“不好好說話”,聽到這樣的表達,你是否會感覺到胸悶,呼吸不順暢。筆者經常跟這樣的考生開玩笑說,大部分的考官年紀比較大,血壓都比較高,或許有的還有心臟病,你這樣表達他們要是呼吸節奏跟不上那后果就嚴重了。這種錯誤還是比較容易改正的,畢竟表達上正常的停頓,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就已經教過我們了,主要辦法是選一篇文章,每天朗讀20分鐘左右,訓練表達的連貫性。
表達上還有語速過快,聲音偏小、語言組織能力較差等等的缺點就不一一細說了,另外還可以從審題、思路、要點、擴展、層次條理上根據不足之處提出整改方案。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