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的四道真題
來源:華圖公務員發布時間:2011-04-2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真題一:對于如今大學生村官要“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試題類別】綜合分析之名言警句類
【考察要素】綜合分析能力:能否全面、客觀地分析問題。
【解題思路】首先對題目中所給出的名言警句進行解釋,表明自己的態度,然后對其進行分析論述,最后結合自身進行表態。
【參考要點】
1. 解釋名言。“下得去”指的是大學生要及時轉變自己的身份,深入基層,下到一線,切實了解農村的實際情況和農民的真實愿望;“待得住”指的是大學生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不能只是三分鐘熱情;“干得好”指的是大學生村官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幫助農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努力為農民辦成事、辦實事、辦好事;“流得動”,就是黨和政府要以保障政策解決好大學生村官的暢通出路,使他們成為我黨農村后備人才的重要來源,讓他們看到光明的前景。
2. 表明態度。選派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重要決策。“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這十二個字多角度地體現了對大學生村官工作的要求,也為廣大的大學生村官樹立了工作目標。我們要全面深刻地理解這句話。
3.分析論證。第一,選派大學生做村官,一方面為大學生提供了深入基層、提升自己實踐能力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農村帶來先進的知識和理念,有助于農村的發展。第二,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存在部分大學生村官只是將此工作作為跳板,工作態度不認真,經驗不足,難以融入農村工作等現象。題目中的十二個字正是針對此現象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要求。第三,這十二個字從大學生自身和政策等各方面對大學生村官的工作提出了目標和要求,互相聯系,辯證統一。其中“下得去”是前提,“待得住”是基礎,“干得好”是核心,“流得動”是保障。只有將這幾方面都做到位,才能使大學生村官政策的意義真正得到落實。
4. 總結提升(聯系自身)。如果我有幸能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一定以這十二個字為工作目標,做好扎根農村的思想準備,在工作中以吃苦耐勞的精神深入農村一線,切實了解村情,多向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為農村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真題二:隨著經濟發展,村里面的流動人口越來越多,給村里管理帶來諸多不便,你是一個剛進村里的村官,對此你該怎么做?
【試題類別】組織管理
【考察要素】考察考生處理實際工作的能力,大局把握、細節執行的能力,注重工作的有效性。
【解題思路】首先要對活動的目的意義進行闡述,其次具體分析活動開展的步驟,最后進行總結提升。
【參考要點】
1.目的意義。流動人口能夠為本村的發展增添動力,但如果缺乏管理,可能會帶來社會治安隱患,影響村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作為一名村官,村里的流動人口管理是我工作職責的一部分,應該重視此問題,加強管理。
2.準備組織。對現階段本村的流動人口進行調查,以及其對本村的不良影響進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并與其他領導共同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因為是剛進村里的村官,我工作經驗不是很豐富,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要多向有經驗的村干部請教,或者向其他有類似情況的地區學習管理經驗,在學習的基礎上結合本村情況給出切合實際的建議。
3. 協調控制。第一,在村里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使流動人口的管理規范化。包括人口登記制度、外來人口務工的管理制度等。制定制度前要深入調研,務必使制度的規定能夠切實可行,操作方便。第二,加強宣傳教育,一方面提升群眾公共道德素質,充分發揮流動人口的自我約束力,使流動人口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另一方面增強群眾加入流動人口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自發性,及時反映流動人口的突發情況和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只有發動最廣大群眾的力量,才能有效地進行管理。第三,對流動人口比較集中的重點地區,要加派人手重點管理。比如一些居住區、車站、旅館等地,要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各方,實行全面及時的管理。
4. 總結提升。對整改方案進行追蹤觀察,并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并形成紙質材料備案,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有類似的情況,可以進行借鑒。此外,通過此次工作,也應該總結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以便更好的開展今后的工作。
真題三:村里面有群眾發疾病,說和本村的企業污染有關,對此,村里群眾要上訪,獲知這個消息后,你該怎么辦?
【試題類別】應急應變
【考察要素】考察考生面對意外事件的壓力,能迅速的做出反應,并尋求合適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決的能力。
【解題思路】首先應分析情況、確定任務,其次要對突發問題進行解決,最后總結提高。
【參考要點】
1.分析情況與確定任務。對于這樣的情況,一定不能著急慌張,要保持鎮定,及時處理。對生病的群眾要妥善進行救護,安撫其他群眾的情緒,讓他們暫時放下上訪的要求。
2.解決問題。第一,對于要上訪的群眾,我會馬上與他們進行溝通,安撫群眾情緒。通過向村民了解情況,及時找到上訪群眾的代表人員,與代表進行詳談,真實了解上訪的原因,并向他們表明一定會將情況查清楚,給群眾一個交待。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真誠理解的態度,使群眾能夠感受到對他們的關心和誠意。相信群眾能夠暫時放下上訪的要求。第二,針對群眾發病的情況,盡快展開調查。與救治醫院取得聯系,了解病因,并由專業的醫護人員給出權威的病因和診斷證明。如果與本村的企業污染無關,則將證明結果公示于眾,消除群眾疑慮。如果確實與企業污染有關的話,則要請專業的環保工作部門對企業情況進行調查,查明具體是哪幾家企業造成污染,污染物是什么,污染程度有多嚴重等等。第三,依法進行處理并公示結果。在調查結束后,將調查結果上報領導部門。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對相關企業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公之于眾,樹立政府公信力。
3.總結提高。處理結束后,要深入到群眾中去,一方面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為以后更好的開展工作打基礎,另一方面對群眾不了解的地方進行詳細解釋,使群眾相信政府。在村官的工作中,與群眾打交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們必須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樣才能切實做好工作,使人民滿意。
真題四:村官考試很熱,但考生的認識不盡相同,你認為村官三年間該做什么?三年后怎么辦?
【試題類別】自我認知與職位匹配
【考察要素】考察考生自我認知的能力,以及對所報崗位的認知能力
【解題思路】應結合自身的理想、專業、性格等特點以及村官的實際工作性質進行論述。
【參考要點】
1.表明自己的態度。 現在考村官很熱,但不同的考試對此的認識不同,有的考試以此為跳板,工作態度不端正。表明自己的態度,認識到農村工作的重要性,表明自己愿意從基層做起,服務人民。可引用習近平副主席的講話:“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勁頭往下使”。
2.結合自身情況和村官崗位闡述三年的工作計劃。結合自身的價值觀、成就動機、專業、興趣愛好、優點等談如何在村官崗位上認真工作,為廣大農村人民服務。此處可詳細表述自己三年的工作計劃。
3.結合自身情況展望三年后的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可以留在原村官崗位繼續開展基層工作,也可根據需要變換工作崗位,并表明即使變換工作崗位,但是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和熱情不會改變。
4.總結提升。表明自己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會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認認真真的學習,扎扎實實的工作。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