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系難度加大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4-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 命題規律
(一)考試時限與總題量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的時限,無論是哪一年,還是哪一類考試都為120分鐘。
在總題量上,2000~2003年都為130道,2004年為125道,2005年為135道,2006年一類為135道,二類為140道。
(二)題型設置
國家公務員考試《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部為單項選擇題,某些地方的公務員考試設置多選或不定項選擇題,比如北京的公考,在常識判斷題型當中就設置了10道多選題目。
(三)分類考試情況
2001年以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只有一套試卷,不分類別。
從2002年開始到2004年,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分為A、B兩類,A類強調政策性,B類強調操作性,報考A類職位的考生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A》考試,報考B類職位的考生參加《行政職業能力B》的考試。
2005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取消了A、B類的職位劃分,改為了甲、乙兩大類別,即報考中央黨群機關、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機構中的省級機關和直屬事業單的招考職位的考生為甲類,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一》的考試;報考中央垂直管理機構地(市)以下所有機關及部分中央垂直管理機構中的省級機關和直屬機構,部分依據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的招考職位的考生為乙類,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二》的考試。
2006年的考試,又做出新的規定,報考綜合管理類招考職們的考生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一》的考試,報考行政執法類招考職位的考生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二》的考試。其中從事政策和法規制定、檢查實施、文字綜合的職位屬于綜合管理類,機關層次越高,職位越多;從事具體政策實施以及為機關運行服務的職位屬于行政執法類。
關于《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一》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二》的區別,在某一題型的題量上兩類考試有所不同。另外,根據兩種職位的區別,所對應的考試側重點、難易度也有所不同。
二、 命題趨勢
總體來看,這幾年的試題難易度逐年加大,尤其是2005年和2006年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難度明顯有所提升。在具體的題型上,其難易度又呈現出各自的特點: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近年來都只考查片斷閱讀,并且選項之間的干擾性增強;
數量關系的難度提升方面表現較為明顯,除了在題量上近兩年考試都增加了10道以外,難度也較之于往年明顯提升;
判斷推理一直是近年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重頭戲,它表現為題量大,形式富于變化,選項之間干擾性較強的特點,考生只有在平時認真準備,多做練習才可以取得較理想的成績;
常識判斷的難度呈現出降低趨勢。近三年的國家公考取消了多選和不定項選擇題,都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這就明顯降低了試題難度。然而在內容上,常識判斷所涉及的知識變廣,涵蓋了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在比例上,公共基礎及法律知識在近兩年的常識判斷中一直占最大比例。在考試側重點上,由對知識點的識記性考查轉變為對知識點的理解度的考查。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