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咨詢師方法與實務各章重點介紹(36)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4-09
育路教育網小編特為大家整理了2011年咨詢師方法與實務各章重點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在關鍵路徑法中,路線上所有工作的持續時間之和稱為該線路和總持續時間。總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為關鍵路線。
★1.線路枚舉法,該方法是將網絡圖中所有線路列出,并找出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此法對單代號網絡和雙代號網絡均適用;
2.關鍵工作法,關鍵工作連成關鍵路線,計算網絡圖參數后找出關鍵線路,在工作時間參數中總時差為零的工作為關鍵工作;
3.關鍵節點法,雙代號網絡圖節點時間參數計算后,可采用關鍵節點法尋找關鍵路線,某節點最早時間均等于該節點最遲時間的節點成為關鍵節點,兩關鍵節點構成關鍵工作。
★ 1.把項目的開工時間定于第一個節點的左上方,此值可以是某個日期,但通常情況下取零,這是該工作,也是整個建設項目的最早開工時間;
2.把節點中的時間值加到開工時間上,所得數置于節點右上方,這是該工作的最早結束時間;
3.考察各工作的先行工作的最早開工時間和最早結束時間,對比各項工作的最早結束時間,將其中最大的數定于節點左上方,這一數字就是該工序的最早開工時間;
4.按照“最早結束時間=最早開始時間+該工作完成時間”的公式,計算出最早完成時間,并把這一數字標于代表該工作節點的右上方;
5.重復步驟3、4,直至最后一道工作標完為止,這樣,最后一道工作的最早結束時間就是整個項目的最早完工時間;
6.從項目網絡的最后一道工作開始直至第一道工作,依次連接最早結束時間數值最大的工作,由此確定出的網絡線就是關鍵路線;
7.確定項目的最遲結束時間,并把這一數字置于最后一道工作節點的右下方,如果沿關鍵路線的各工作在時間上不留余地,那么,項目的最遲完成時間就是項目的最早完成時間;
8.從最遲約束時間中減去該工作的完成時間,就得到該工作的最遲開工時間。將之標在節點左下方;
9.由后而前,逐一考察未標最遲開工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的工作,把其各后繼工作中最遲開始時間最小的數值標于節點的右下方,即該工作的最遲結束時間;
10.重復步驟8、9,直到所有工作標完為止,第一道工作的最遲開工時間是整個項目投入工作并按時完成的最遲時間。若關鍵路線上沒有時間余量,則這一數字扔諳钅康淖鈐緲な奔洹?
按此步驟,就可繪制出樓房項目完整的網絡圖,并確定出網絡的關鍵路線。
將按此方式確定出的關鍵路線與通過比較路線時間獲得的關鍵路線對比,就會發現兩者的結果是一致的。
★PERT網絡和CPM網絡的建立過程基本一致。首先將整個項目分解為具體工作;爾后對各工作作時間估計并確定邏輯順序關系;在此基礎上用單代號標記法或雙代號標記法繪制網絡。兩種方法的主要區別是對估計工作時間的要求不一樣。計劃評審技術中每道工作有3種時間估計:最可能時間、樂觀時間和悲觀時間。對工作作出3種時間估計之后,就可計算工作的期望時間(t)和工作完成時間的方差( )。以各工作的期望時間,建立項目的PERT網絡。
1.建立模型
首先,計算完成每道工作的最可能時間、樂觀時間和悲觀時間,并將3種時間估計列表,其中,最可能時間就是CPM網絡所用的工作時間。
然后,運用公式計算期望時間:
式中:a表示樂觀時間,b表示悲觀時間,m為最可能時間,t為期望時間。
最后以各工作的期望時間,建立項目的PERT網絡。
2.確定方差
在PERT系統中,方差的概念是指信任度和變化度。方差的計算公式為:
3.預測項目工期
在繪制PERT網絡時,把期望時間作為固定的數值來使用。關鍵路線上各工作期望時間之和即為項目的期望工期。
★這種方法是以時間為橫軸,以完成累計工作量(該工作量的具體表示內容可以是實物工程量的大小、工時消耗或費用支出額,也可以用相應的百分比來表示)為縱軸,按計劃時間累計完成任務量的曲線作為預定的進度計劃。從整個項目的實施進度看,由于項目的初期和后期速度比較慢,因而進度曲線大體呈S形。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通過計劃的S曲線與實際進展情況的比較可獲得如下信息。
1.實際工程進展速度。如果按工程實際進展描出的點落在原計劃的S曲線左側,則表示此刻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超前了;反之,如果按工程實際進展描出的點落在原計劃的S曲線右側,則表示此刻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拖后了。
2.進度超前或拖后的時間。
3.工程量完成的情況。
4.后期工程進度預測。
★目前,在項目組織管理中,形成了幾種項目組織的結構模式:職能化項目組織、項目化項目組織、矩陣化項目組織和混合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