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咨詢師方法與實務各章重點介紹(21)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4-09
育路教育網小編特為大家整理了2011年咨詢師方法與實務各章重點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參與式方法是實現項目效果持續性的一種有效工具,是吸收公眾參與投資項目設計、評價和實施的一種有效方法。一般來說,參與程度越高,項目的社會風險越小。參與對于那些當地居民和地方組織有直接利害關系的項目,如移民項目、扶貧項目、基礎設施項目、農村發展項目以及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項目,尤為重要。參與的主要功能是:
1.可以更多地了解到現有統計資料所無法提供的有關社會變遷、發展的最新情況;
2.可以掌握與項目有利害關系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對項目的態度,及其可能產生的正、負影響;
3.可以吸收更多人的智慧,優化原有方案;
4.可以提高當地居民、機構對項目實施的責任感。
社會評價中有關參與的分析應當包括的內容和步驟:
1.分析項目社區中不同利益相關者參與項目活動的重要性;
2.分析對當地人群的參與有影響的關鍵的社會因素;
3.分析在項目社區中是否有一些群體被排除在項目設計之外,或在項目的設計中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4.找出項目地區的個人參與項目的設計、準備及實施的適當形式和方法。
★1.自主性參與和動員性參與。自主性參與是指在項目計劃和實施過程中參與者主動地、自發地進行參與,而動員性參與則是指在項目計劃和實施過程中參與者在其他參與者動員或脅迫下進行的參與。
2.組織化參與和個體化參與。組織化參與是指利益相關者以一定的組織形式進行的參與,個體化參與是指以個人方式進行的參與。
3.目標性參與和手段性參與。目標性參與是指在項目計劃和實施過程中的參與被參與者看作是希望追求的一種特性,因此參與項目計劃和實施過程自身就成了一個有價值的目標,人們進行這類參與是為了在參與中得到滿足。
4.支持性參與和非理性參與。支持性參與是指利益相關者為了表示對政府或政策的支持和擁護而進行的參與,至少不是持反對態度的參與。非理性參與主要是指利益相關者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滿而進行的參與,是一種反對態度的參與。
5.制度化參與和非制度化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