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報名咨詢熱線:010-51268840、51268841
 考研網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研知識: 資料下載|考研經驗|院校招生|專業碩士|考研輔導 考研教材 考研論壇 考研下載
 數學: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英語: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政治: 真題|模擬題|學習指導|講義輔導  專業課試題  網絡課程  在職研
地區信息

國考轉考研存三誤區 專家建議讀研須理性(圖)

作者:   發布時間:2011-03-22 08:52:43  來源:育路教育網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育路攻略
  • 論壇

考研成為越來越多畢業生的選擇。

  “到2012年,中央機關和省級機關錄用公務員,除部分特殊職位外,均從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考錄。”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國家公務員局黨組書記、副局長楊士秋接受采訪時的一段表述引起廣泛熱議,“國考不再招收應屆畢業生”的消息一時鋪天蓋地般見諸報端。

  燕趙都市網記者郭鵬

  盡管有專家指出這一消息解讀有誤,但對于志在國考的大學生來說這卻無異于一盆冷水,面對就業壓力,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把目標轉移到考研上。然而,專家表示,考研絕非躲避就業壓力的“避風港”,大學生考研必須要理性。

  大三學生著手考研

  “我一個老鄉在農大學電子專業,報西安電子科技大竟然考了430多分,太給力了,我雖然學的是中文,不過他還是給了我不小的信心。”剛剛進入大三下學期,小李就對眼下的研究生考試顯得十分關心。

  就讀于河北師大的小李表示,剛上大學之初,家人就給他定下早作準備報考公務員的目標。平時,除了像其他同學一樣學習正規課程外,他還經常上網、讀報關注時下的熱點話題,特別是進入大三后,他不僅關注了2011年公務員報考條件,也從網上下載了考題進行練習。“應屆生不讓考試的話,我覺得這兩年的努力全都白費了。”小李告訴記者,自從看到“公務員不招應屆生”的消息后他一下子失去了奮斗的目標,而在這個月,他們宿舍的話題基本上都與此有關,有的同學表示趕緊利用這一年時間多考幾個證書,以備將來找工作所需,有的和他一樣,被迫把目標鎖定在研究生上。

  3月19日,星期六,記者在省會多所高校對大三學生進行走訪后發現,迫于就業壓力原因,很多大三學生已經開始對畢業后的事情進行打算,其中,表示有意考研的接近四分之一,而像小李這樣原本計劃報考公務員的人中,接近半數的都表示可能選擇讀研。

  “國考”轉“考研”存在誤區

  誤區一:國考并非全都不招應屆生

  人保部有關負責人的話是否意味著公務員考試對大學生徹底關上了大門呢?“中央和省級公務員不再招錄應屆生,并不意味著中央和省級機關從此就對所有應屆畢業生關上大門。”有著多年公務員考試培訓經驗的公務員考試研究與輔導專家李永新老師認為,首先,這項政策的原文表述是:到2012年,中央機關和省級機關錄用公務員,除部分特殊職位外,均從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考錄。而其實,“特殊職位”還為一定數量的特殊專業優秀應屆畢業生留有空間。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央和省級機關的招錄比例約占整個國家公務員招考總數的10%到15%,絕大多數崗位還是面向應屆畢業生的。

  事實上,目前正在報名的河北省2011年公務員錄用省市縣鄉四級聯考職位中,少部分省直部門職位并不要求工作經驗,大部分地市職位也不要求工作經驗。

  誤區二:讀研不是基層工作經驗

  記者采訪時,很多大學生都對讀研抱有一舉多得的想法,河北經貿大學的小王坦言:“不讓考公務員那就考研吧,兩年以后,既可以拿研究生學歷找工作,也可以用本科學歷報考公務員,把研究生這兩三年的時間作為基層工作經驗。”

  其實,按照國家往年公務員報考有關規定,基層和生產一線工作經歷,是指具有在縣級以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組織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工作的經歷。曾在軍隊團和相當團以下單位工作過,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報考中央機關的人員,在地(市)直屬機關工作過,也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讀研不算是基層工作經驗。

  誤區三:考研不是“避風港”

  根據“騰訊-麥可思2011屆大學畢業生流向月度跟蹤調查”顯示,從2010年9月26日到12月24日,6.5%的被調查的2011屆本科畢業生計劃在國內讀研,至于讀研原因,36%的學生選擇了“就業前景好”,19%選擇了“職業發展需求”,可見,過半數的學生都是為了工作原因才選擇讀研,而真正是為了 “想做學術研究”的人僅僅占到9%,此外,竟然還有3%的學生選擇考研僅僅是為了“隨大流”。

  可見,并不是所有的讀研者都是從職業發展的長遠規劃而讀研的,對此,職場專家認為,選擇讀研無可厚非,但缺少職業規劃而盲目選擇讀研是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遲早要為自己或盲目、或逃避的選擇付出代價。

  研究生:讀研≠好工作

  事實上,記者在對幾位碩士畢業生的走訪中也聽到了這樣的聲音:讀研并不意味著就有好工作。

  2005年,小陳大學畢業后進入保定一所職業院校做行政。因為覺得無聊,一年后,一心想要換份工作的他選擇了辭職考研。2007年成績公布后,他順利考入省外一所大學讀研究生。

  去年剛過年,小陳就開始為工作忙碌起來,考公務員、聯系學校、參加人才招聘會……然而,到了6月份畢業,他也沒有找到一份特別滿意的工作。直到2011年元旦前后,他才在導師幫助下進入學校所在省份一家省直事業單位工作。然而,談論起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時小陳卻很不滿意,他有些失望地表示,盡管這份工作讓外人羨慕,但他卻很不快樂,“跟自己想象的一點都不一樣,我的性格要是在這里一直呆下去的話肯定就廢了。”年后,他曾經聯系過當年工作的學校,但那里已經是人滿為患。

  專家:就業、考研須理性

  對于大學生考研,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譚浩強教授曾建議,考生們在決定是否報考研究生前先從經濟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算清三筆賬,理性分析各種機會與本錢,再看看考研是否適合自己。

  而河北師大研究生教育學院的董老師認為,之所以出現目前的“考研熱”、“公務員熱”,根源就在于大學生所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勢,實際上,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公務員,問題的本質最終都還是要回歸到工作上來,所以,他對學生的個人建議就是能就業的話一定要就業,除非找不到特別滿意的工作再做其他打算。

  董老師告訴記者,大學生在選擇是否考研時,首先應該明白研究生培養的目的在于,讓一名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領域內繼續深造,提高、擴展專業技能和知識層次,不可否認,深造的結果就包含著更高的就業平臺。然后,根據對個人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家庭情況等,結合當前的考研形勢、考研收益、考研成本與風險、考研政策、就業形勢、就業收益、就業成本與風險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自己是否要考研。

  如果只是為了規避就業壓力、向親朋好友展示自己的“實力”或者盲目隨大流,不僅失去了研究生培養的意義,甚至還可能讓學生們面臨著更大的失望。

考研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2011年10月份網上報名
          11月初現場確認。
報名地點:報名地點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一般在高校設報名點。
考試時間:2012年1月初,4月復試。
                       MOR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色婷婷婷婷色五月 | 欧美亚洲另类日韩在线网页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亚洲欧美在线a免费线上看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午夜精品久久 | 亚洲七月丁香婷婷婷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