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蘇公務員行測突破練習題(5)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3-1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下面是育路教育網編輯整理了2011年江蘇公務員行測突破練習題,供大家參考一下。祝愿所有考生考試順利!
19.頤和園附近要建的電塔工程,在一片反對的聲浪中進入環保聽證程序。事件到此并沒有畫上句號,它不僅考驗著市民維護家園的決心和城市決策者的智慧,還關系到類似頤和 園的眾多風景名勝資源和文物的命運。從這段文字我們不能推出的是( )。
A.電塔工程至此還沒有正式開工
B.電塔工程不是一個錯誤的決策
C.多數市民維護家園的決心比較強
D.受到此種威脅的景點不止是頤和園
20.從嚴格的意義上說,中國的改革并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只不過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這個大系統中經濟的改革走在了前列。但隨著改革的深入,隨著改革走入中期,經濟改革超前而其他方面的改革滯后所造成的社會心理和社會道德的差異,已經開始教育我們了。這段話主要是為了闡明( )。
A.中國的改革不純粹是一個經濟問題
B.經濟改革走在各項改革的前列
C.經濟改革給我們帶來了問題
D.經濟改革和其他各方面的改革的不平衡已經開始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值得重視的問題
21.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缺乏足夠的引導和約束,這種“雪亮”有可能變成一種偏執,一種沒有方向的自負。而建立在“多數人”壓過“少數人”基礎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進片面和偏狹的陷阱中。“上級”評議,官員面對的是“一個人”,“公眾”評議,官員面對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頂天”的壓力和“立地”的責任互相補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夠的監督作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監督力量有機地結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個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質疑群眾評議的合理性
B.群眾的意志要得到合理的引導和約束
C.如何對官員進行有效的監督
D.怎樣在群眾和上級間達到平衡
22.世界遺產公約規定,世界遺產所在地國家必須保證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世界遺產的功能,第一層是科學研究,第二層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還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從這段文字我們不能推出的是( )。
A.世界遺產所在地國家應該妥善保護世界遺產
B.世界遺產最寶貴的價值是其科學研究價值
C.目前仍有不少違反世界遺產公約的行為存在
D.所有世界遺產所在地國家都過分注重其旅游功能
參考答案
19.B 【解析】排除法。A項由于電塔工程在“要建”的時候就進入了聽證程序,可見還 沒能正式開工;C項從“一片反對的聲浪”就可以推導出這一工程受到大多數公民的反對;D項文中提到“類似頤和園的眾多風景名勝”,可見受到威脅的不僅僅是頤和園。這三項都可以推斷出來,只能選B。
20.D 【解析】從片段的后半部分“經濟改革超前而其他方面的改革滯后所造成的社會心理和社會道德的差異,已經開始教育我們了”可以看出經濟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不平衡已經開始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值得重視的問題。故答案為D。
21.C 【解析】從題干分析,題干的前兩句是說明群眾對于官員的監督是可能存在誤區的,由此推導出(第三句和最后一句):只有把群眾評議和上級評議結合起來,才能保證評議的合理和真實性。由此可見,題干主要表達的意思是怎樣才能對官員形成有效的監督,故選C。A和B都只表達了前兩句話的意思,不能選,D所表達的意思脫離了“對官員進行監督”這個主題,也不能選。
22.D 【解析】A項文中指出所在國必須保證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B項世界遺產的價值第一層就是科學研究,所以推論正確;C項文中提出對于遺產的保護還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推論也正確。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