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言語理解與表達片段閱讀答題點睛五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3-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08年國考)在古典傳統里,和諧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諧的一個條件是對于多樣性的認同。中國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對于和諧的經典認識與體現。中國古代的音樂藝術很發達,特別是一些中國樂器,像鐘、磬、瑟等各種完全不同的樂器按照一定的韻律奏出動聽的音樂,但如果只有一種樂器就會非常單調。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和諧源于中國古典音樂B. 差異是和諧的必要條件
C. 中國人很早產生了和諧觀念D. 音樂是對和諧的經典認識和體現
【答案】B
【解析】該題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題。文段前兩句首先說明什么是“和諧”,即“和諧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從而得出一個結論即“所以和諧的一個條件是對于多樣性的認同”。接著列舉中國古代音樂和樂器的材料來證明前文的結論。因此可以明確本文的主題句在表示結論的“所以”之后,綜合觀點即“差異是和諧的一個必要條件”。因此B項為正確答案。
【糾錯】有些考生會誤選D項,錯在沒有明確文段的主題。全文是在討論“和諧”問題,而D項僅從例證的“音樂”談起,并非文段的討論主題,其目的是為了證明前文的結論,因此排除。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