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東公考言語命題趨勢與應試策略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3-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整體命題趨勢
在山東省公務員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重要組成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從歷年山東公考言語理解與表達真題的題型來看,片段閱讀、篇章閱讀、選詞填空和語句表達都出現過,但在題型題量上有所變化,具體變化如下:
山東公務員考試言語題型題量變化表
片段閱讀 | 篇章閱讀 | 選詞填空 | 語句表達 | 總題量 | |
2004年 | 10題 | 2篇10題 | —— | —— | 20題 |
2005年 | 20題 | —— | —— | —— | 20題 |
2006年 | 19題 | —— | —— | 1題 | 20題 |
2007年 | 39題 | —— | —— | 1題 | 40題 |
2008年 | 30題 | —— | —— | —— | 30題 |
2009年 | 25題 | —— | 10題 | —— | 35題 |
2010年 | 20題 | —— | 10題 | —— | 30題 |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山東公考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片段閱讀是命題重點。2004年山東考了篇章閱讀,考到了2篇材料共10道題目,此后篇章閱讀在山東省考中沒有出現了。語句表達在山東公考言語中也有出現,但題量較少。2009年山東公考言語出現了選詞填空,2010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采取了聯考形式。2011年山東公考言語應該會與2010年基本保持一致,主要采取片段閱讀和選詞填空兩種題型。
在題量上,2010年山東公考片段閱讀有20題,與近年的國考一致;選詞填空只有10題。2011年山東公考言語應該也是以片段閱讀為考查重點,在題量上與2010年一致。
二、閱讀理解命題趨勢與應試策略
閱讀理解包括片段閱讀和篇章閱讀,山東公考言語主要考片段閱讀。按提問方式等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山東公考閱讀理解分為主旨概括、意圖推斷等六種題型,具體題型題量如下:
山東公務員考試閱讀理解題型題量變化表
主旨概括 | 標題添加 | 意圖推斷 | 態度觀點 | 細節判斷 | 詞語理解 | 語句銜接 | |
2006年 | 8題 | 1題 | 0題 | 2題 | 7題 | 1題 | 0題 |
2007年 | 12題 | 3題 | 15題 | 0題 | 6題 | 3題 | 0題 |
2008年 | 18題 | 2題 | 7題 | 1題 | 1題 | 1題 | 0題 |
2009年 | 10題 | 4題 | 11題 | 0題 | 0題 | 0題 | 0題 |
2010年 | 4題 | 0題 | 12題 | 0題 | 2題 | 1題 | 1題 |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山東片段閱讀已成為閱讀理解部分的主流題型,而篇章閱讀已經退出公考舞臺。2009年山東公考閱讀理解題每題約220字,到了2010年增加到每題234字。閱讀量的增加,給考生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要求考生能夠迅速判斷文段屬于哪種題型,再運用閱讀技巧,從宏觀行文脈絡或微觀關聯詞的角度,抓住文段的關鍵信息。
從具體題型來看,主旨概括題、意圖推斷題是山東公考閱讀理解的重點題型。標題添加題在山東公考中比重也比較大。對于主旨概括題,考生應該掌握材料哪部分是重點,哪部分可以略讀,抓住文段的主題句。例如:
【例1】一間坐滿了觀眾的劇院突然發生大火,爭于逃生的觀眾都渴望從有限的緊急出口中盡快逃出去,但當所有人擠成一團時,必然會因為相互擁擠和彼此踐踏而影響逃生速度。在這種緊急情境下,最佳的解決方案是大家同時采取合作策略,按照一定規則有序通過緊急出口。
這段文字所強調的主要是( )
A. 當事人不合作既會損害自身利益也會損害他人利益
B. 利己策略往往無法實現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標
C. 維護自身利益是需要與他人合作和付出一定代價的
D. 合作策略比利己策略更有利于實現當事各方效用的最大化
這是一道主旨概括題。文段的最后一句話點明了主旨:緊急情境下,采取合作策略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即合作策略比利己策略更有利于實現當事各方效用的最大化。D項符合題意;文段闡述“合作策略”,而非“利己策略”和“不合作”,A項和B項不正確;文段并未提到“付出一定代價”,C項不正確。正確答案為A項。
意圖推斷題在2010年山東公考言語中是比重最大的,今后也將是命題重點。考生在做題時要把握主旨概括題和意圖推斷題的區別,掌握意圖推斷題要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引申。例如:
【例2】根基堅固,才有繁枝茂葉,碩果累累;倘若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禁風雨。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并不影響它的聳立云端;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并不影響它容納百川;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但沒有誰能取代它孕育萬物的地位……人生在世,我們常常產生想解釋點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釋起來,卻發現任何解釋都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A. 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B. 欲成事者必須嚴以律已
C. 低調做人,是一種智慧
D. 解釋的多余和尷尬
這是一道意圖推斷題。文段以山、海、地的不解釋(不張揚),說明低調并不會影響自身內在的價值;而“解釋”卻蒼白無力。即文段通過對自然界景物的描述和擬人來引出做人的道理。A項“開水不響,響水不開”形容真正有內涵的人不會到處張揚表現自己,而沒有什么知識的人卻極喜歡表現自己,這樣的表述過于絕對。B項的“嚴以律己”在文中并沒有涉及。D項是從字面意思對文段作出的理解,并不是一個暗含的道理。正確答案為C項。
三、選詞填空命題趨勢與應試策略
在山東公考言語中,選詞填空是?嫉念}型。選詞填空選項涉及實詞、成語和虛詞。成語也是一種實詞,由于其特殊性,我們單獨列出來。山東公考選詞填空考考查情況如下:
山東公務員考試選詞填空題型題量變化表
含實詞 | 含成語 | 含虛詞 | 總題量 | |
2006年 | 0題 | 0題 | 0題 | 0題 |
2007年 | 0題 | 0題 | 0題 | 0題 |
2008年 | 0題 | 0題 | 0題 | 0題 |
2009年 | 9題 | 1題 | 0題 | 10題 |
2010年 | 9題 | 5題 | 0題 | 10題 |
從上表可以看出,山東公考選詞填空以實詞考查為主,近年來加大了成語的考查力度。隨著聯考的出現,山東公考選詞填空的難度有所提升。2011年選詞填空應該與2010年一致,題量為10題,傾向于把實詞辨析和成語辨析結合起來考?忌趶土晻r,應該掌握基本的詞義辨析方法,更加注重結合語境做題。例如:
【例3】有研究表明,生物大滅絕在歷史上發生過二十幾次,大約每2600萬年發生一次,似乎具有______。對于物種大滅絕的發生是否真的如此頻繁和有規律,還有爭議。但即便是最______的估計,也認為至少有5次物種大滅絕是非常明顯的。
A. 必然性 樂觀
B. 規律性 簡單
C. 突發性 粗略
D. 周期性 保守
這是一道實詞辨析題。根據題干,“大約每2600萬年發生一次”可以對應“規律性”和“周期性”,因此,可以排除A、C項,再根據“至少有5次物種大滅絕”對應“保守估計”,又可以排除B項。正確答案為D項。
綜上所述,2011年山東公考言語部分將與2010年言語保持基本一致?忌枰崆白龊脺蕚,不是臨時抱佛腳或憑自己的感覺選,而是掌握好言語的基本解題技巧,再通過適當的練習,從而在2011年山東公務員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