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論課改革調整源于全國普通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簡稱“兩課”)課程設置新方案的出臺和實施。“兩課”新方案對原來的“兩課”課程設置進行了較大調整,從“舊四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革命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調整為“新五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在課程內容和邏輯結構上也做了相應調整。為配合“兩課”改革,國家教育部自2000年開始,對全國碩士生政治理論入學考試的內容進行調整,并對考試大綱重新修訂。 原教育部社政司確定了研究生政治理論入學考試內容調整的改革方案,以2000年、2001年為過渡期,2002年完全按照“兩課”新方案進行。過渡期內,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改革將遵循如下原則進行:課程對應、內容相接、分課推進、平穩過渡。 課程對應,指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應“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原“中國革命史”對應“毛澤東思想概論”;原“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對應“鄧小平理論概論”;原“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對應“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內容相接,指過渡期內,考試內容以對應課程中相聯系、相連接的內容為主,既非原來“舊四門”的體系和內容,也非將來“新五門”的體系和內容,而是依據反映過渡期考試內容的當年大綱及其相應復習資料。 分課推進,指新方案中的課程名稱逐次進入考試大綱,課程內容在考試中的比例逐漸增大。2000年大綱中,“鄧小平理論概論”和“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進入大綱;今年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進入新大綱中。 平穩過渡,指做好研究生入學政治理論考試和普通高校實施“兩課”新方案的過渡銜接工作。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考試中的解題方法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