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特色:遵循“三省”原則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2-2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01年以來,浙江省歷次申論考試分別考了以下主題:
2001年,知識產權保護,為經濟管理與文化建設交叉主題;
2002年,網吧管理,為經濟管理與文化建設交叉主題;
2003年,消除貧困,為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交叉主題;
2004年,能源節約,為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交叉主題;
2005年,政府與民營企業關系,為經濟建設與政府建設交叉主題;
2006年,效率與公平,為經濟主題;
2007年,浙江文化發展戰略,為文化主題;
2008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綜合主題;
2009年,金融危機下浙江經濟轉“危”為“機”,為經濟主題;
2010年,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主題,為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交叉主題。
通過對浙江2001——2010年申論的考試主題統計分析發現,經濟主題單獨出現或交叉出現了9次,經濟問題是經濟大省、中國經濟優等生浙江申論考試無可爭議的第一主題。同時,政府與民營企業關系、浙江文化發展戰略、金融危機下浙江經濟轉“危”為“機”等主題均聯系著浙江的省情、省事、省策,與浙江情況緊密相連。
那么,什么是省情、省事、省策,如何判斷今年的浙江省公務員考試會就哪一類省情、省事、省策出題呢?下面,專家就以上問題一一分析。
那么,2011年的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申論將從哪個切入點考查應考者對省情、省事、省策的把握?
首先,考生要明確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的大方向,考察本省事件和策略的方向是不變的,考生對當前本省各個領域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省委、省政府的應對方針要有全面把握和較深了解。
其次,文章寫作題命題偏軟,人文色彩越加濃厚。2010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第三題要求以“后天的拷問”為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與往年一樣,屬于命題作文,但本文命題和立意的基點在于“后天”、亮點也在于“后天”,“后天”與“拷問”兩個文學性詞語連用,使標題具有多義的彈性,給文章的立意構思和材料、語言的選用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命題偏軟,人文色彩濃厚。專家認為,2010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基于文藝作品、具有文學色彩的作文標題,是文章能夠自由發揮、增強文化內涵和文學色彩的最大條件。
再次,多種題材和主題的綜合命題,將成為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的一個新趨勢。主題的綜合性,經濟建設問題與文化、社會建設相交織,是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主題的最明顯特色。這種新的命題思路、方法,在國家層面實行成熟之后,就會具體落實到地方考試之中。尤其是一些對國家公務員考試跟風較緊的地方考試,如浙江、上海的考試,以及部分省市的聯合考試,與國家公務員考試命題風格極其接近,完全是對國家公務員考試命題模式的復制和創新演化,其總體思路與國家公務員考試是一脈相承的,因此,這種多種題材和主題的綜合命題,將成為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的一個新趨勢,應引起廣大備考者的關注。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