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題范文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2-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淺談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
民本就是“以民為治國之根本”。民本思想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中一項重要的精神遺產,也是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作為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傳統的民本思想其一是肯定民是邦國的基礎根本;其二是主張君為民主;其三是“固本”與“寧邦”必須重民心。孟子將其簡言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話已成千古名言。但封建社會宣揚的民本思想,本質上畢竟是為了維護封建君主的專制統治,歷史的局限性是必然的。正如梁啟超所說:“徒言民為邦本,政在養民,而政之所從出,其權力乃在人民之外。”這與中共奉行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江澤民同志曾強調:“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要防止“公仆”變成主人,就是要時時處處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堅持以自己的全部工作為黨分憂、為國建功、為民造福。
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要把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群眾利益無小事,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滿意,也就是說,要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只有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我們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這樣我們的各項工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列寧曾指出:“群眾的人數有千百萬,——政策應當從千百萬人著眼,而不是從幾千人著眼,只有從千百萬人著眼,才會有實事求是的政策。”群眾利益無小事。
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要堅持“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的指導思想,人心向背,歷來是一個政權興衰存亡的決定力量,不管什么樣的政權,如果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必然會垮臺。
因此,只有把民本思想作為公務員精神的價值取向,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真誠擁護,才能使執政長久,才能使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