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集中是資本通過吞并和聯合而擴大,是資本個體獨立性的喪失。它與資本積聚不同之處在于:(1)它不是單個資本依靠自身積累而增大,而是現有資本的重組。(2)它不受社會財富絕對增長或積累的絕對界限的限制。資本集中的兩個強有力的杠桿是競爭和信用。競爭使大資本吞并小資本,而信用則一方面加強了競爭,另一方面促進了股份公司的發展和資本的聯合。 34.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在資本積累的發展進程中,一方面由于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資本積累不斷地增長,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在資產階級手中。另一方面,伴隨著資本積累的增長,資本有機構成具有不斷提高的趨勢,對工人階級的命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工人階級的失業人口增多,工作沒有保證,生活極不安定,許多人陷于待救濟的境地。資產階級財富的積累與工人階級貧困的積累內在地、本質地、必然地聯系在一起。這就是馬克思揭示的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在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由于技術進步和剩余價值規律、競爭規律共同作用的結果,資本有機構成具有不斷提高的趨勢。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必然造成社會總資本對勞動的需求相對減少的趨勢,由此形成資本主義社會的相對過剩人口,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機器排斥工人”的過程。 35.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 剩余價值,當它不被看作雇傭工人剩余勞動的產物,而是當作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就轉化為利潤,用p表示。而商品價值從W = c + v + m轉化為 W = k + m,現在進一步轉化為W = k + p,掩蓋了利潤的來源。 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利潤和剩余價值的關系是:它們本來是一個東西,所不同的,剩余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而利潤是對全部預付資本而言的;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利潤這種現象形式歪曲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實質。 36.利潤率 剩余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叫利潤率。利潤率是剩余價值率的轉化形式。剩余價值率揭示的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而利潤率表示的是全部預付資本的增殖程度。利潤率在量上總是小于剩余價值率,利潤率掩蓋了剝削程度。 影響利潤率的因素:剩余價值率的高低;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不變資本節省的狀況;原料價格的變動利潤率表示全部資本的增值額度,提高利潤率的途徑有: A.提高剩余價值率 B.提高資本有機構成 C.加快資本周轉速度 D.節省不變資本 「AD」(2007年多選題第22題)。 37.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的過程,同時也是 A.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過程 B.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的過程 C.資本在不同部門之間發生轉移的過程 D.資本家集團重新瓜分剩余價值的過程 E.超額利潤消失的過程 「BCD」(2004年多選題第19題) 平均利潤率是指全社會剩余價值總量與社會總資本的比率。平均利潤率的形成是部門間競爭的結果。競爭圍繞爭得有利的投資場所展開,競爭的手段是進行資本轉移,即從利潤率低的部門轉移到利潤率高的部門,直到利潤率大體平均時才停止下來。所以,利潤率平均化過程實際上是資本家重新瓜分剩余價值的過程。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進一步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 38.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剩余價值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就不再按照成本價格加剩余價值的價格出售,而是按照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的價格出售了,其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就是市場價格商品的市場價格發生變化: A.與貨幣的價值量變化無關 B.與商品的價值量變化有關 C.與商品的生產價格變化無關 D.與商品的供求變化有關 「BD」(2007年多選題第21題)。成本價格和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生產價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潤率形成為前提的,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就轉化為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 生產價格形成后,生產價格是商品交換的基礎,價值規律作用形式就變成價格隨供求關系的變化以生產價格為中心而上下波動。 先進企業由于勞動生產率高于部門平均數,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仍可以獲得超過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超額利潤是超額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 39.商業資本及商業利潤 商業資本,就是從產業資本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的以獲取商業利潤為目的的資本,是商品資本獨立化的形式,是專門在商品流通領域發揮作用的職能資本商業資本作為一種獨立的職能資本,也獲得平均利潤,其直接原因是 A.商業部門與產業部門之間的競爭和資本轉移 B.產業資本家為銷售商品將部分利潤讓渡給商業資本家 C.商業資本家加強對商業雇員的剝削 D.產業部門將工人創造的一部分剩余價值分割給商業部門 「A」(2006年單選題第6題)。 商業資本執行的是商品資本的職能作為商品的資本是 A.商業資本 B.借貸資本 C.產業資本 D.流通資本 「B」(2007年單選題第7題),即通過商品的銷售,實現價值和剩余價值。 商業資本家從事商品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叫商業利潤。大致相當于平均利潤。商業利潤來自生產領域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是由產業資本家讓渡給商業資本家的一部分剩余價值。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趙祁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考研暑期復習啟動之政治篇 |
|
閱讀下一篇:考研名師指導2009年考研政治備考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