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育學原理考研測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 1.最早把自然科學知識納入教學內容的是哪個學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是( )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學記》 D、《愛彌兒》 3.首次把教育學列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是( ) A、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B、培根《論科學的價值與發展》 C、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 D、盧梭《愛彌兒》 4.漢代著名文獻《對賢良策》的作者是誰? ( ) A、王充 B、董仲舒 C、賈誼 D、鄭玄 5、首創班級授課制是( ) A、夸美紐斯 B 、赫爾巴特 C、昆體良 6、教育學發展過程存在著“源”與“流”的關系問題,“源”是指教育實踐,“流”是指( ) A、教育實踐 B、教育理論 C、教育現象 D、教育事實 7、我國當代教育學發展的總趨勢是( ) A、現代教育 B、傳統教育 C、多樣化 D、綜合化 8、建國后對我國教育界產生深遠影響的《教育學》作者是( ) A、克魯普斯卡婭 B、凱洛夫 C 、加里林 D、楊賢江 9、主張教育應以兒童、經驗、活動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派”的主要代表是( ) A、贊可夫 B、皮亞杰 C、杜威 D、赫爾巴特 10、我國心理學家通常將十二歲至十四五歲的年齡時期稱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學生期 11、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的形式運算階段是在( ) A、0~2歲 B、2~7歲 C、7~11歲 D、11~15歲 12、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認為兒童人格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有一種沖突和矛盾所決定的發展危機。比如12~18歲階段階段的危機沖突是( ) A、勤奮感對自卑感 B、主動感對內疚感 C、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D、自主感對羞恥感 1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別差異的基本結論之一是( ) A、男優于女 B、男女總體水平大致相等 C、女優于男 D、不確定 14、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定類指標是反映研究變量的性質和類別的指標。 B、定序指標是反映研究變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級或順序程度的指標。 C、定距指標是反應研究變量在數量上的差別和大小的指標。 D、定比指標是反映變量的比例或比率關系的指標。 15、下列不屬于設計研究指標的原則的是( )。 A、以理論假設為指導的原則 B、完整性原則 C、簡明、可行性原則 D、經濟性原則 二、簡答題 1、略談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的意義。 2、王守仁關于兒童教育有哪些積極的見解? 3、簡述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系。 三、分析論述題 1、現抽出3位教師參與一項研究。該研究的目的是驗證不同類型的教材對初二年級自然科學課學習是否有所不同。其中兩名教師每人教4個班的初二年級自然科學課,一名教師教3個班。其中有一所學校的班級是按照能力分組的。碰巧,參與研究的這個學校的這名教師教的是能力高的班級。每位教師使用1種教材,試用教材的時間為9周。教師們使用不同的材料,沒有教師使用超過一種的材料。9周以后,對學生進行自然科學的成績測試,每位老師使用各自出的試卷。根據研究計劃,研究者計算出使用3種教材的自然科學的平均分數。對于3種教材的相對結果,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呢?為什么呢?如果得不出什么結論,為什么呢?怎樣改進?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DCBBA 6-10 BCBCB 11-15 DCBCD 二、簡答題 1.略談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的意義。 答: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是這個時期的資產階級經濟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新成就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資產階級教育的開端,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巨大進步意義。它提出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新人目標,擴大了知識范圍,探索并運用了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封建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束縛,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繼大學、城市學校之后,對封建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又一次沖擊,是教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推動了宗教改革時期的教育改革。 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人文主義教育不可避免的還存在不足之處,但人文主義教育家在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上的成就,不僅是十七世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對后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2.王守仁關于兒童教育有哪些積極的見解? 答: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視兒童教育,對兒童教育問題提出了許多精辟的見解。首先,他批評當時的兒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機械記憶,不重啟發思維;重消極防范,不重積極誘導;普遍采用體罰,摧殘兒童的身心。其次,他從快樂是人心之本的觀點出發,主張教育兒童要從積極方面入手,順應兒童性情,鼓舞兒童興趣,培養其"樂學"的情緒。第三,他主張兒童教育要“導之以禮”、“諷之讀書”、“開其知覺”,使兒童德、智、體、美均衡發展。第四,他強調科學安排教學計劃,使兒童每天的活動有:定的次序,動靜交錯,學有余力。 3.簡述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系。 答: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1)區別:德育過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和發展受教育者品德的過程;而品德形成過程則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結構不斷建構完善的過程。 (2)聯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發展規律,才能有效地促進人的品德形成發展,而人的品德形成發展也離不開德育因素的影響。 三、分析論述題 1. 現抽出3位教師參與一項研究。該研究的目的是驗證不同類型的教材對初二年級自然科學課學習是否有所不同。其中兩名教師每人教4個班的初二年級自然科學課,一名教師教3個班。其中有一所學校的班級是按照能力分組的。碰巧,參與研究的這個學校的這名教師教的是能力高的班級。每位教師使用1種教材,試用教材的時間為9周。教師們使用不同的材料,沒有教師使用超過一種的材料。9周以后,對學生進行自然科學的成績測試,每位老師使用各自出的試卷。根據研究計劃,研究者計算出使用3種教材的自然科學的平均分數。對于3種教材的相對結果,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呢?為什么呢?如果得不出什么結論,為什么呢?怎樣改進? 答:該實驗研究的因變量是初二學生自然科學課的學習成績,自變量是教材。因為該實驗沒有對幾乎所有的無關變量進行有效控制,因此,該研究得不出任何科學的結論來。 改進的的措施有:( 1 )最好能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擇被試;( 2 )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并對兩組的自然科學課成績進行前測;( 3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課任教師、教學方法、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和學生的關系、教學經歷等要匹配,最好完全相同;( 4 )對因變量的測量應當客觀、準確、前后一致。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 海文考研----熱門專業詳細解讀之企業管理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
·大四情侶畢業生不愿說再見 沒找工作也不想考研 |
·2011年1月1日-14日考研生自行打印準考證 |
·2011年考研考試時間確定:1月15日至16日舉行 |
·2011年全國應屆畢業生將達643萬人 |
·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為10月10日 |
·2011年考研生可網上打印準考證 |
·2011年報名京校的考研人數,突破往年超26萬 |
·報考熱報到“冷” 武漢近百研究生棄學 |
·2011年考研報考常識-在職考研與在職讀研 |
·2011年考研報考常識-檔案關系 |
·2011年考研報考常識-初試科目 |
·1997-2011年考研人數統計與錄取人數比例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