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包過班叫價1萬 提醒考生不要盲信
來源:東南網發布時間:2010-12-1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包過班"叫價1萬元 提醒不要盲信培訓機構
“題目看不懂,照樣能答出來”
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筆試剛結束,各公務員面試培訓班的咨詢電話已開始多了起來。由于公務員考試的競爭越來越大,參加面試培訓幾乎成了筆試入選者的“必修課”,“萬元保過班”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
1萬元就能“保過”,不過還退錢——— 這種培訓班能有利潤嗎?它到底教些什么?里面的培訓老師又是何方神圣?
一位參加過“萬元保過班”的考生告訴導報記者,這種培訓班出來的部分考生,幾乎成了答題機器:即使面試題目看不懂,也照樣能答出來。能賺嗎?
所謂“萬元保過班”,就是考生付給培訓機構1萬元,培訓機構保證考生通過面試,否則這筆錢就退給考生。
“保過班”不是想報就能報
參加過公務員考試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個崗位招1個人,那么進入面試的將會是3個或5個人;如果招2個,就會有6個或10個人進入面試。
問題來了,如果這些進入面試的考生都報了“保過班”,而最終通過面試只能是其中的1/3或1/5,那培訓機構豈不是得賠錢?
昨天,導報記者以考生身份咨詢了廈門一家面試培訓機構。接線的工作人員稱,“保過班”招人是有限制的,如果一個公務員崗位只招1人,那“保過班”也只會招收1名報考該崗位的考生。此外,一些培訓機構的“保過班”在招生時,也會考慮考生的筆試名次,如果考生的筆試名次太靠后,“保過班”也是不大會招的。正是有了這些限制,培訓機構所謂的“保過班”才能保證通過率。教什么?
“萬元保過班”如此神奇,它到底教些什么東西?為此,導報記者采訪了一位參加過“保過班”的考生。
狂轟濫炸 讓你記住所有題型
“萬元保過班”一般采取全封閉式培訓,時間多數在6-10天之間。
2007年大學畢業的張奕(化名)現在福建一個縣級市當公務員,她參加過這樣的“保過班”。
張奕說,和外人的想象不一樣,“保過班”的培訓內容和普通班沒什么不一樣,但強度大大增強,就像是高考時的題海戰術。
張奕告訴導報記者,公務員面試的題型只有四類,在培訓中,她練了上百道題目,幾乎涵蓋了全部題型的全部方面。等到真正面試時,考官一報題,考生就可以在訓練過的題目中按圖索驥,套上答案就行了。
這種題海戰術造就出來的就是“面試超人”。
張奕說,福建省公務員面試中最難的題型,是名人名言——— 考題是古人說過的名言警句,讓考生答出其中的含義和自己的理解。張奕參加過兩次面試,在后一次面試中,她“不幸”遇上了“名言題”,更“不幸”的是,考題中的文言文她根本不懂。雖然整句不懂,但句中一個關鍵詞張奕曾在培訓中練過,于是,張奕就套上了培訓時練過的答案,居然給她蒙對了。
走路姿勢 也有一套培訓套路
除了題海戰術,“保過班”還會對考生的心理、儀表進行訓練,這樣考生在進考場時才不會怯場。
張奕說,她在“保過班”進行模擬面試時,正對面會有一個工作人員死死盯住你,很多考生被盯得渾身緊張。張奕后來知道,培訓班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訓練考生的心理抗壓能力。
除了心理培訓,儀表也是很重要的培訓內容。張奕說,考生開門進考場,應該怎么走,在什么地方停住,如何鞠躬,坐下后腳怎么放,這些都會培訓。
比如說,進入考場時,走路要像總書記檢閱部隊那樣,帶點軍姿,因為不少考官有部隊從軍經歷,欣賞這種走路姿勢。走進去后,要在考生座位左側一尺范圍內停住,然后45度鞠躬問好。坐下后,女生腳要并攏微側,男生則要兩腿張開與肩同寬等等。
張奕說,她參加過兩次公務員面試,第一次僅僅70分出頭,而第二次面試因為經過培訓,成績達到了85分以上。誰來教?
如果有人告訴你,“保過班”里的老師,有不少甚至是兼職的在校學生,其中不少人自己還是公務員考生,你會信嗎?
一些培訓老師 還是在校學生
此外,令導報記者感到疑惑的是,近年來,一些大型培訓機構擴張非常快,機構幾乎遍布全國。他們的師資力量如何保障?那些培訓老師都是些什么人?
對此,導報記者找到了曾在面試培訓機構擔任過助教的陳成(化名)。陳成是一所政法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他告訴導報記者,公務員培訓班里的老師大概可分三類。
第一類是大師級的名師,其中一些甚至當過考官。當然,這部分老師非常少,考生很少有機會見到。
第二類是“教授級”的,這類老師對公務員考試有過專門研究,一些年輕的老師甚至會去參加公務員筆試、面試,親身體驗。
不過,培訓機構里最多的還是第三類——— 助教級別的。陳成說,這也是一些大型公務員培訓機構急劇擴張的結果。
陳成告訴導報記者,助教主要來源于在校研究生,以研三為主。這些研究生絕大部分本身就是公務員考生,培訓機構在對他們進行常規筆試、面試之后挑出一批人,再由名師或“教授級”的老師進行封閉式培訓,然后發培訓師資格證書。
回想起上崗前的受訓,陳成現在還覺得有點恐怖。那段時間,他們統一住在北京郊區,全封閉式管理,跟坐牢一樣。因為做助教需要聲音洪亮,他們早晨要起來跑步,還要練丹田、喊嗓子。
陳成說,在一些二線城市,主要是助教級別的老師在培訓考生,如果要報班,一定會去大城市報,因為那里的師資更有保證。
面試賬本
“萬元保過班”未必退全款
導報記者從一家大型公務員面試培訓機構了解到,面試培訓班分為多種。其中,價格最低的培訓班費用480元,只培訓8個學時。其中,叫價萬元的“過關協議班”,由于有保過協議約定,被考生們稱為“保過班”。
導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多數“保過班”的收費在一萬元,考生需在報名時繳納,同時簽訂“保過”協議。不過,不少培訓機構并不是全額退款,而是要收取一部分食宿費用。
另外,廈門一家大型培訓機構還推出了收費12800元的“VIP特訓班”,在這個培訓班里,考生即使最后沒被錄取,一般也是不退回培訓費用的。據培訓機構人員表示,這樣收費高昂的培訓班,通過率一般在80%左右。
參加一次面試花了2310元
鄭小姐參加了福建省今年的秋季公務員的招考,并進入了面試。她為導報記者算了筆賬,看看面試要花多少錢。
報名費80元;參加兩個面試培訓班,一共1460元;置辦面試穿的套裝600元,從福州趕來廈門參加面試,路費170元。加起來,鄭小姐參加一次面試,共花了2310元。更關鍵的是,鄭小姐這次面試沒有通過。
議見立場
是在造人才,還是在造面試機器?
明明不知道題目在說什么,考生卻還能答出來。張奕的這種經歷,讓筆者感到十分震驚。
此外,在培訓中,考生如何答題、如何走路,都有一整套固定模式。筆者不禁要問,這些考生如果以面試高分進了公務員隊伍,他們真的個個都能夠勝任今后的工作嗎?
畢竟,現實工作比面試問題要復雜得多。屆時,他們還能從老師給出的模式里,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答案嗎?一旦現實中遇到沒練過的“題型”,他們是否會手忙腳亂呢?如果考生都以這種方式進入國家機關,那和八股文考試又有何區別?
甚至,一個在校研究生通過固有的培訓模式被訓練成助教,然后再去按著這套模式培訓更多的考生。這種培訓,到底是在出人才,還是在出面試機器?
對此,廈門市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戴小力也表示,公務員培訓班的出現,雖是一種市場化行為,但一些公務員培訓機構在對考生強化應試輔導的同時,也應更多地側重于對他們實際能力的培養,讓這些考生不僅能順利通過考試,而且有能力勝任今后的工作。
筆者希望,這樣的“天價培訓班”不要愈演愈烈,更別讓面試班成了培養面試“機器”的機構。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