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2010年全美最佳商學院 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University of Virginia's 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就業咨詢負責人為畢業生的就業而苦惱。大衰退遏制了畢業生的就業機會,他們今年就業的前景不容樂觀。今年2月末僅64%的學生收到了錄用通知,這甚至比去年2月衰退期最嚴重時的69%的情形更糟。這對像達頓商學院一類培養指望有6位數收入的MBA高級人員的計劃簡直是徹底的失敗。 校方就業咨詢部門迫不得已召集全校最好的教授想辦法,出主意,同時他們還與學校校友發出求助信息。經校友們提供的就業信息線索,今年畢業班到5月時已有77%的學生確定了工作崗位,3個月后被錄用的比例達87%。校方坦承,這是學校史上從未有過的舉動。因為以前總是企業求學校,而這次情況的確非同尋常。 因金融危機摧毀了,或讓以往MBA畢業生的最大雇主,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一類企業縮減經營規模,商學院畢業生求職變得很困難。從《彭博商業周刊》推出的2010年頂級全日制MBA培訓計劃的排名上也感受到這一點。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全美頂級30家商學院的畢業生,在2007年畢業后的3個月內僅有4%從未獲過任何錄用機會,而當前的比例上升至12%,一些學校的比例甚至是此比例的兩倍。 頂級商學院因此也無法幸免。名列榜首的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畢業生在畢業后3個月內未被錄用的比例上升至9%,而2007年僅2.4%。排名第三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 School)同期的比例翻了三倍,從3.9%猛增至13%。 學生們無法依靠以前的校園招聘形式。據MBA職業服務顧問委員會(MBA Career Services Council,MBA CSC)稱,40%以上的商學院就業咨詢人員經歷了企業今春在校園招聘比例大幅下降的一幕。即使有企業入校招聘,其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也是寥寥無幾。 據《彭博商業周刊》對所有MBA畢業生的起薪調查結果顯示,薪酬已從2008年的10.45萬美元降至今年的9.84萬美元,降幅近6%,許多人不得不接受薪酬更低的職位。半數以上被訪者對就業市場狀況表示關注。有排名第17的加州大學安德森商學院(UCLA's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畢業生表示,自己被迫擴大求職范圍,其中包括一些以前從未考慮過的行業。 同時,校方也在尋求幫助學生們可與不在校園舉辦招聘的企業進行聯系的新方式。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近2年來把搜尋雇主團隊的規模擴大兩倍,從此前的2名工作人員增加至6人。該團隊去年已尋訪350家企業,遠多于2007年的100家。 也有商學院還組織學生到企業去訪問。由來自7所商學院的128名學生,組團在4月到舊金山參加"海灣地區MBA畢業生面試論壇",其中包括排名第7的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Michigan's Ross School of Business),第13的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Cornell's Johnson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和第24的圣母大學門多薩商學院(Notre Dame's Mendoza College of Business)。這項活動讓該地區包括eBay、美聯儲舊金山分行等機構在內的36家企業,在無需訪問每個校園時,仍有面見頂級商學院畢業生的機會。 科技手段也讓學生與招聘企業間的聯系變得更容易。互聯網電話公司Skype的產品,已是排名第四的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s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學生求職時最熟悉的工具。排名第五的斯坦福大學商學院(Stanford's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在明年春季將更新就業咨詢通信系統,兩套思科公司的TelePresence視頻電話會議系統有助于學生和企業間的遠程面試。有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認為,該系統可能給求職者一個其他方式所沒有的機會。這類科技對每年只想招募數量有限的MBA畢業生的企業很有用。盡管此方法不是替代面對面交流的最佳選擇,但這對規模不大,但又不想受地域限制的企業是一種很有效的科技。 現在的職業發展咨詢顧問們建議畢業生不要只把求職局限在單一功能、工業或地區上。一門心思只想進入金融專業學習的人應慎重思考: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今年9月底剛裁掉一批投資銀行業務部門的員工,之后數天內,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也宣布凍結電子銀行業務部門年內招聘新員工。有學校職業介紹負責人認為,以前的學生只關注在特定的方向上找實習機會和尋找就業機會,一條路走到黑。現在的學生必須具備兩至三個可適應的,認為自己能有長足發展的靈活選擇。 有在排名第27位的楊百翰大學萬豪商學院(Brigham Young University's Marriott School of Management)學習的學生在看到2009屆畢業生一直難以就業后便決定放棄繼續學習的機會。他們開始尋找全職就業崗位。這些人認為,盡管這不是正常的選擇,但卻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一些學校的高年級學生參與到為求職學生提供幫助的工作中去。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39名二年級的MBA學生充當起求職顧問,與一年級新生面對面地分享他們在實習期和求職時的經驗。排名第19的印第安納大學凱萊商學院(Kelley School of Business, Indiana University)從今春起舉辦每周一次的聚會。2010屆的約30位MBA求職者都參加聚會,以分享求職信息。已有確定就業機會的同學會幫助其他尚無機會的同學。據他們表示,此舉有效,同學間提供的求職線索有價值,起到的作用很大。 令人高興的是MBA就業市場情況略有好轉。半數以上的頂級商學院稱,2011屆學生從今夏實習期回校后,帶回確定就業崗位的比例更高。據MBA CSC的信息,美國能源和醫療保健業在增加全職工作崗位。據有些學校的就業咨詢人士判斷,企業在未來18-24個月內會回到傳統的校園招聘方式。這既對2012屆畢業生是好消息,也讓今年的畢業生感到寬心。 2010年全美最佳商學院前10名排名: 1.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2. 哈佛大學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 3.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 School) 4. 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s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5.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Stanford's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6. 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Duke University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7. 密歇根大學羅斯商學院(Michigan's Ross School of Business) 8.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9.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10.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2010年最佳國際商學院 金融危機讓歐洲的MBA畢業生的就業市場萎縮,但也讓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升至今年國際商學院排名榜首。 《彭博商業周刊》評選出的10所頂級國際商學院仍遭受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沖擊。其中更多在歐洲尋找就業機會而無果的畢業生被迫更改計劃,返回自己的國家就業。今年歐洲和加拿大的MBA畢業生就業的情況仍很糟,由此也給今年最佳國際商學院排名帶來影響。法國進行全日制學習的INSEAD在排名中拔得頭籌。自2008年進入排名榜以來,INSEAD已向上躍升了兩位,使加拿大的皇后商學院(Queen's School of Business)被擠出排名榜。 在僧多粥少,招聘關系變化,學生們憤怒情緒達到沸點的形勢下,有兩所商學院新入選今年最佳排名榜的前10名,它們是排名第9的約克大學舒立可商學院(York University's Schulich School of Business)和第10的劍橋大學佳奇商學院(University of Cambridge's Judge Business School)。根據7所排名前10位商學院的就業資料看,畢業生在畢業后3個月仍無工作的平均比例為14%,即每7個近期畢業生中就有1人無工作。 據倫敦職介業者稱,對大多數近期畢業的MBA學生而言,歐洲企業招聘前景仍面臨挑戰,特別是受金融危機余波影響,仍處在經濟收縮的國家更是如此。他們承認,歐洲復蘇更緩慢,像西班牙、希臘和另外若干國家毫無復蘇跡象。 盡管經濟前景黯淡,但西班牙的商學院仍保住了自己的排名,其IE和ESADE商學院分別位于今年排名榜的第三和第四。ESADE就業指導服務負責人稱,前幾年在西班牙求職的高校畢業生中約50%被企業拒之門外,而ESADE的畢業生在畢業后的3個月內仍無工作的比例約24%。他們認識到西班牙當地就業形勢很糟。 以往到IE校園招聘的企業多為西班牙當地企業,但現在情況完全改變。校方稱,西班牙失業的情況很難讓20-30歲的年輕人有就業機會。當地就業市場幾乎沒有流動性。 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畢業生奔赴拉美和亞洲新興市場國家,以及經濟形勢不錯的德國和瑞士求職。有更多來自亞洲、巴西和印度的企業在排名第三的IE校園內招聘。該校數據顯示,仍約有10%的畢業生在畢業后的3個月內無工作。 據排名第一的INSEAD校方數據,來自該校法國和新加坡校區的畢業生,在畢業3個月后就業的比例達86%,比去年提高1%。該校今秋校園招聘活動規模提高了30%,有130家企業入校招聘。因該校有學生必須能流利使用3種語言的要求,因此這也為學生就業增加了不少機會。此外,更多畢業生在畢業后傾心的就業市場仍是自己的國家。這與歐洲一些國家的就業政策發生變化有關。例如英國提高了非歐盟國民在本國就業的門檻。 2010年最佳國際商學院前10名排名: 1. 法國、新加坡INSEAD 2. 加拿大皇后大學商學院(Queen's School of Business) 3. 西班牙IE商學院(IE Business School) 4. 西班牙ESADE 5. 英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6.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Richard Ivey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7. 瑞士IMD(IMD) 8.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羅特曼管理學院(Joseph L. 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Toronto) 9. 加拿大約克大學舒立可商學院(York University's Schulich School of Business) 10. 劍橋大學佳奇商學院(University of Cambridge's Judge Business School)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MBA企業案例大賽華東決賽在上海交大舉行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