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體檢標準被指歧視糖尿病患者 建議修改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1-1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1月14日聯合國糖尿病日
昨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全國513名糖尿病患者聯名將一份建議書寄給了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建議書里,他們建議能夠修改或者取消《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中,視糖尿病為“不合格”條款。“這從某種程度上是對糖尿病患者的歧視。”參與人之一,患有I型糖尿病的成都人馬先生說。
公務員體檢設限
大學生糖尿病患者無法報名
建議書的草擬者之一,也是發現糖尿病人無法通過公務員體檢這件事的小陽(化名)。小陽是湖北人,現在念大四,即將畢業的他準備報考公務員。6月29日,他在一個糖尿病人的網站上看到了一名“糖友”的帖子,一位網友敘述了自己因為糖尿病而考公務員被拒的經歷。小陽立即在網上查閱了《公務員體檢標準》,結果讓他大吃一驚。標準上的第十條為:糖尿病、尿崩癥、肢端肥大癥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不合格。
“就像面前的一扇門突然關閉了。”這件事對小陽的觸動很大。因為在3年前剛考上大學時,他就因為是糖尿病患者被學校退學,后來在輿論的關注和公益機構、律師等的支持下才重返校園。
10月13日,經過多次修改的《建議審查、修改完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保護糖尿病患者平等就業權》建議信被放上網絡。
四川28人響應
建議人保部衛生部修改標準
“根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和無糖尿病并發癥的情況下,體能和智能方面與普通人沒有大的差別,是可以從事絕大多數工作的’”。“我們不會傳染別人,只是血糖不正常時會影響工作,可正常人也有因為生病影響工作的呢。”
許多“糖友”開始響應小陽。到前天為止,全國共有513名“糖友”表示要加入到建議信中,其中四川“糖友”28人。
“聽說現在全國有9000萬糖尿病患者了,我們這個群體其實和普通人沒有什么區別。”加入建議信的成都人馬先生25歲,兩年前發現自己是I型糖尿病患者。前兩天,他從“糖友”那里得知了小陽的事情,便決定聲援他。“這從某種程度上是對糖尿病患者的歧視。”
馬先生說,自己控制血糖需要打針,每天也要測試好幾次血糖,但這些對日常生活、工作沒有造成任何影響。“習慣了,就像吃飯一樣,而且控制得好了,沒有什么并發癥。”
專家說:
如果控制得好不影響工作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黃斌說,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沒有嚴重的并發癥,是不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飲食的。“只要控制得好就沒問題。”針對公務員這一特殊群體,即使需要好幾天在野外工作也不會造成影響。“不管是服藥還是注射胰島素,現在都很方便,可以隨身攜帶。”
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副教授劉小楠今年參與調查了“當前大學生就業歧視調查報告”。“報告認為公務員體檢制度中,關于艾滋病攜帶者體檢不合格的規定是與《就業促進法》相違背的。”而關于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而言,體檢不合格也是不合理的。“一些已經是公務員的人,也不可避免會患上這些慢性病。”劉小楠認為,崗位情況不同,對健康狀況的要求也不相同,應該有所選擇,而不是全部否決。
北京益仁平中心理事陸軍長期從事反歧視法律實務及研究工作。他說,《公務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把多種完全能勝任工作的疾病人群和潛在疾病人群排除在外,與上述原則是不符的。“剝奪了糖尿病人群本應擁有的權利。”
同題報道:四川在線-天府早報宋建琴
各界熱議
應防就業限制蔓延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慧介紹,中國約有9400萬糖尿病患者和1.5億潛在患者。“多數糖尿病人只要飲食、運動得當,穩定控制血糖并不難。糖尿病人也有不能從事的工作,但具體要看是什么。”
我國最大的糖尿病公益網站“甜蜜家園”站長“小熊”說:“大家擔心公務員體檢標準里對糖尿病人的限制會被更多企事業單位效仿、向各行各業蔓延。”
中國政法大學劉小楠副教授認為,公務員體檢標準中對一些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的限制,或許應該予以重新審查。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也認為,沒有證據證明糖尿病人群不能勝任公務員工作,“糖尿病又不會對他人造成危害,糖尿病人群在就業時不應受到歧視。”
知名公益人士、北京益仁平中心理事陸軍曾長期從事反歧視法律實務及研究工作。他認為,2005年1月,原國家人事部和衛生部在頒布《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時曾公布了制定該《標準》的基本原則,其中一條是“注重可操作性,既便于醫生作出判斷和評價,也要在實踐中行得通”。如果公務員錄用體檢排除多種完全能勝任工作的疾病人群和潛在疾病人群,則不符合上述原則。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