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小學)一、選擇題:
1、我國心理學家通常將個體的發展劃分為8個階段。其中,小" />
二、填空題: 16、1903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的心理學家是 桑代克 。 17、個體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 社會自我 ,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 18、中國心理學家通常把學生的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 行為規范 學習三類。 19、斯金納認為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是 強化 。 20、心理學研究表明,記憶中的干擾主要是有兩種,即前攝抑制和 倒攝抑制 。 21、熟悉了紅磚是作為建筑材料用的,就看不同它的其它功能,這種影響問題解決的心理現象叫 功能固著 。 22、多媒體教學屬于 模象 直觀方式中的一種。 23、小學兒童的品德發展存在著關鍵年齡。從整體發展來看,小學兒童的品德關鍵年齡大致在 小學三年級(或9歲左右) 。 24、一般認為,態度和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依從、認同和 內化 三個階段。 25、有些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是為了引起老師注意他。這時他的學習內驅力主要屬于 附屬 內驅力。 26、某學生在知覺事物時,喜歡看教師的“臉色”而修改自己意見,該生認知風格很可能屬于 場依存 型。 27、布盧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 動作技能 目標三大領域。 28、學生身上表現出的退縮、神經過敏等行為問題,這屬于心理 問題行為。 29、吸引與排斥、 合作與競爭 是課堂里主要的人際關系。 30、通常在一門課程或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的教學評價,稱之為 總結性 評價。 31、布魯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種教學反思方法,即反思日記、詳細描述、 交流討論 和行動研究。 32、根據問題結構特點的分類,數學應用題中的問題一般屬于 結構良好 問題。 33、技能即指通過練習而形成的 一種活動方式 。 34、流暢性、 變通性 和獨創性是發散思維的三個主要基本特征。 35、智力超常是指智商超過 140 的兒童。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