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行測定義判斷典型例題分析(四)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0-20 10:18:2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縣領導參加全縣的計劃生育工作會,臨時被邀請上臺講話。由于事先沒有做調查研究,也不熟悉縣里計劃生育的具體情況,只能說些模棱兩可、無關痛癢的話。他講道:“在我們縣14個鄉中,有的鄉完成了計劃生育指標;有的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李家集鄉就沒有完成嘛。”在領導講話時,縣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手里捏了一把汗,因為領導講的三句話中有兩句不符合實際。以下哪項正確表示了該縣計劃生育工作的實際情況?
A.在14個鄉中至少有一個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
B.在14個鄉中除李家集鄉外還有別的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
C.在14個鄉中所有的鄉都完成了計劃生育指標
D.在14個鄉中只有一個鄉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
2.甲、乙、丙三人共做一道邏輯題,核對答案后,甲說:“我做錯了。”乙說:“甲做的對。”丙說:“我做的不對。”由于都沒有把握,于是去請教邏輯老師。老師看完他們的答案,又聽了三人的話,對他們說:“你們三人的話與答案都只有一人的對。”可見:
A.甲的話對,丙的答案對
B.甲的話對,乙的答案對
C.乙的話對,甲的答案對
D.丙的話對,乙的答案對
3.表面上看來,美國1982年和1964年的大學畢業生很像:相當保守,穿著入時,對傳統有興趣,并且尊重父母。但二者卻存在著一個根本的不同點:1982年的學生有一大半的人在他們上大一接受調查時表示,有好的收入是他們決定上大學的一個重要因素。
上文最有效的支持了以下哪一個結論?
A.與擔心經濟的1982年大學畢業生相比,1964年的大學畢業生更加注重學習本身
B.不到半數的1964年畢業生在大一接受調查時表示他們入學的重要原因是將來能掙得更多
C.事實上,1982年的大學畢業生比1964年的大學畢業生更實際
D.與1982年相比,1964年的教育背景并沒有構成決定收入的重要因素
4.以下是一份統計材料中的兩個統計數據:
第一個數據:到1999年底為止,“希望之星工程”所收到捐款總額的82%,來自國內200家年盈利一億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
第二個數據:到1999年底為止,“希望之星工程”所收到捐款總額的25%來自民營業,這些民營企業中,五分之四從事服裝或餐飲業。
如果上述統計數據是準確的,則以下哪項一定是真的?
A.上述統計中,“希望之星工程”所收到捐款總額不包括來自民間的私人捐款。
B.上述200家年盈利一億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中,不少于一家從事服裝或餐飲業。
C.在捐助“希望之星工程”的企業中,非民營企業的數量要大于民營企業。
D.向“希望之星工程”捐款的民營企業的年純盈利有的在一億元以上。
5.一個足球教練這樣教導他的隊員:“足球比賽從來是以結果論英雄。在足球比賽中,你不是贏家就是輸家;在球迷的眼里,你要么是勇敢者,要么是懦弱者。由于所有的贏家在球迷眼里都是勇敢者,所以每個輸家在球迷眼里都是懦弱者。”為使上述足球教練的論證成立,以下哪項是必須假設的?
A.在球迷們看來,球場上勇敢者必勝。
B.在足球比賽中,贏家一定是勇敢者。
C.球迷眼中的勇敢者,不一定是真正的勇敢者。
D.球迷具有區分勇敢和懦弱的準確判斷力。
6.在漢語和英語中,“塔”的發音是一樣的,這是英語借用了漢語:“幽默”的發音也是一樣的,這是漢語借用了英語。而在英語和姆巴拉拉語中,“狗”的發音也是一樣的,但可以肯定,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交往只是近兩個世紀的事,而姆巴拉拉語(包括“狗”的發音)的
歷史,幾乎和英語一樣古老。另外,這兩種語言,屬于完全不同的語系,沒有任何親緣關系。因此,這說明,不同的語言中出現意義和發音相同的詞,并不一定是由于語言的相互借用,或是由于語言的親緣關系所致。以上論述必須假設以下哪項?
A.漢語和英語中,意義和發音相同的詞都是相互借用的結果。
B.除了英語和姆巴拉拉語以外,還有多種語言對“狗”有相同的發音。
C.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相互接觸,一定會導致語言的相互借用。
D.如果兩種不同語系的語言中有的詞發音相同,則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一定在某個時期彼此接觸過。
7.上個世紀60年代初以來,新加坡的人均預期壽命不斷上升,到本世紀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之最。與此同時,和一切發達國家一樣,由于飲食中的高脂肪含量,新加坡人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也逐年上升。從上述判定,最可能推出以下哪項結論?
A.目前新加坡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低于日本。
B.目前新加坡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水平是全世界最高的。
C.新加坡人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雖逐年上升,但這種疾病不是造成目前新加坡人死亡的主要殺手。
D.上個世紀60年代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那些主要疾病,到本世紀,如果在該國的發病率沒有實質性的降低,那么對這些疾病的醫治水平一定有實質性的提高。
8.最近臺灣航空公司客機墜落事故急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飛行員缺乏經驗。臺灣航空部門必須采取措施淘汰不合格的飛行員,聘用有經驗的飛行員。毫無疑問,這樣的飛行員是存在的。但問題在于,確定和評估飛行員的經驗是不可行的。例如,一個在氣候良好的澳大利亞飛行1 000小時的教官,和一個在充滿暴風雪的加拿大東北部飛行1 000小時的夜班貨機飛行員是無法相比的。上述議論最能推出以下哪項結論?(假設臺灣航空公司繼續維持原有的經營規模)
A.臺灣航空公司應當解聘所有現職飛行員。
B.對臺灣航空公司來說,從根本上扭轉臺灣航空公司客機墜落事故急劇增加的趨勢,存在很大的困難。
C.臺灣航空公司應當聘用加拿大飛行員,而不宜聘用澳大利亞飛行員。
D.飛行時間不應成為評估飛行員飛行經驗的標準。
9.有五個乘車上班的人M、N、O、P、Q,每天早晨都到同一個火車站上車。這列火車從這個車站出發,一路上停六個車站,車站以1至6編號,火車先在1號車站停車,然后按車站順序停車,最后在6號車站停車。已知:
①M不是在1號車站就是在2號車站下車;
②O總是在Q下車的前一站或后一站下車;
③P總是在3號車站下車;
④Q總是在4號或5號或6號車站下車;
⑤沒有人下車后又重新上車。
一天早晨,1號車站沒人下車。這五個乘車上班的人分別在其余五個車站下了車。以下各個判斷除了一個判斷外,其余判斷均有可能成立,請指出那個不可能成立的判斷。
A.N在Q下車的前一站下車
B.P在O下車的前一站下車
C.N在5號車站下車
D.Q在6號車站下車
10.有M、N、O、P四個朋友,他們分別是音樂家、科學家、天文學家和邏輯學家。在少年時代,他們曾經在一起對未來做過預測,當時,M預測說:N無論如何也成不了科學家。N預測說:O將來要做邏輯學家。O預測說:P不會成為音樂家。P預測說:N成不了天文學家。事實上,只有邏輯學家一個人預測對了。那么,這四位朋友都是什么“家”呢?
A.M是邏輯學家,N是天文學家,O是科學家,P是音樂家
B.N是邏輯學家,P是天文學家, M是科學家,O是音樂家
C.O是邏輯學家,M是天文學家,P是科學家,N是音樂家
D.P是邏輯學家,O是天文學家,N是科學家,M是音樂家
答案及詳細解析
1.「答案」C.解析:本題可以應用直言命題的對當關系來解題,有的完成了計劃生育指標,有的沒有完成計劃生育指標屬于下反對關系,必有一真,所以李家集鄉沒有完成就是假的,所以李家集鄉完成了,所以有的完成就是真的,有的沒有完成就是假的,說明14個鄉全完成了,所以選擇C.
2.「答案」A.解析:本題可以先應用矛盾關系解題,甲和乙的話是矛盾關系,必有一真一假,所以丙說的就是假的,說明丙的答案對;所以甲的答案就錯了,說明甲說了真話,因此選擇A.
3.「答案」C.本題屬于加強型題目,題干給出了1982年和1964年上大學的根本不同點在于好的收入決定上大學,題干直接有力的支持了C.82年的學生可能同樣注重于學習,所以A錯;B項屬于主觀猜測;支持D項的力度顯然不如C.
4.「答案」D.解析:本題從題干出發,根據題干可以知道到1999年底為止,向“希望之星工程”捐款的二兩個數據有交差關系,所以200家年盈利一億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一定有民營企業,所以選擇D.
5.「答案」A.解析:本題屬于假設前提型題目,“由于所有的贏家在球迷眼里都是勇敢者,所以每個輸家在球迷眼里都是懦弱者。”這個推理中間缺少的一環就是“勇敢者必勝”。
6.「答案」C.解析:本題屬于假設前提型題目,題干結論為不同的語言中出現意義和發音相同的詞,并不一定是由于語言的相互借用,或是由于語言的親緣關系所致,理由是通過發音的事例來說明問題,需要假設的是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相互接觸,一定會導致語言的相互借用,否則就不會有這個結論,所以選擇C.
7.「答案」D.解析:本題屬于結論型題目,上個世紀60年代造成新加坡人死亡的那些主要疾病如果在本世紀發病率沒有實質性的降低,而同時新加坡的人均預期壽命不斷上升,那說明對這些疾病的醫治水平一定有實質性的提高。
8.「答案」B.解析:本題屬于結論型題目,“但問題在于,確定和評估飛行員的經驗是不可行的。”說明難以完全招募到有經驗的飛行員,這樣從根本上扭轉臺灣航空公司客機墜落事故急劇增加的趨勢,存在很大的困難。D具有迷惑性,只能說明不能單純依靠飛行時間成為飛行員的評估標準。
9.「答案」C.解析:如果N在5號車站下車,那Q和O只能在4、6車站下車,與已知條件(2)矛盾。
10.「答案」A.解析:M和P不能同時都錯,題目又不允許同時都對,說明二者必一對一錯。如果P對,則P是邏輯學家,說明O也是對的,矛盾。所以M對,P錯,O錯。M就是邏輯學家,N就是天文學家,P就是音樂學家。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