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學講義:分子神經生物學的基本概念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10-15

  分子神經生物學的基本概念

  1.分子神經生物學是近20-30年迅速發展起來的研究領域。它從分子水平上揭露神經信息傳遞和神經組織能量代謝的許多復雜機制,為人類探索大腦奧秘打開一扇大門。

  (一)神經信息傳遞的生化機制

  2.神經元單位發放所形成的神經沖動,沿軸突迅速傳遞,隨軸突分枝達神經末梢之時,無法以電學機制超越20-50納米的突觸間隙,將神經沖動傳到突觸后膜。所以,神經信息從一個神經元向另一個神經元傳遞時,突觸的化學傳遞機制是必不可少的。這種機制設計幾十種分子量大小不一的生物活性物質,分別成為神經遞質、調質、受體、通道蛋白細胞內信使和逆信使。

  3.神經遞質:凡是神經細胞間神經信息傳遞所中介的化學物質,神經遞質大都是分子量較小的簡單分子,包括膽堿類、單胺類、氨基酸類和多肽類等30多種物質。

  4.神經調質:并不直接傳遞神經信息,而是調節神經信息傳遞過程的效率和速率,其發生作用的距離比神經遞質大,但其化學組成和結構可能與同類神經遞質相同,也可能與神經遞質完全不同。

  5.逆信使:神經信息在細胞傳遞過程中,除了這類參與從突觸前膜向突觸后膜傳遞信息的遞質與受體結合外,由突觸后釋放一種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擴散到突觸前膜,調節化學傳遞的過程,將這類小分子物質稱為逆信使。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

  6.受體:是細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識別和選擇性地與某些物質發生特異性受體結合反應,產生相應的生物效應。

  7.1987年以來,逐漸將受體按其發生的生物效應機制和作用加以分類,    如G-蛋白依存性受體家族、電壓門控受體和自感受體等。

  8.神經細胞間信息傳遞的化學機制并非總是如此復雜,當那些電壓門控受體與神經遞質結合時,就會直接導致突觸后膜的去極化,產生突觸后電位。

  9.雖然腦重量約占全身體重的2%,但其耗氧量與耗能量卻占全身的20%,而且99%利用葡萄糖為能源代謝底物,又不像肝臟、肌肉等其他組織那樣,本身不具糖元儲備,主要靠血液供應葡萄糖。所以,腦對乏氧和血流量的不足是十分敏感的,可見腦功能與腦能量代謝有著密切關系。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資料

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噜噜噜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 一级国产精品αV | 亚洲香蕉一本大道在线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