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務員三年花費10萬 國考帶火整條產業鏈
來源:北國網-遼沈晚報 發布時間:2010-08-3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再過不到一個月,遼寧省公務員的筆考即將展開。無論從報名的熱度還是考試的難度來看,公務員考試均已超過了考大學、考研、英語四級六級等其他考試。為了能夠當上公務員,考生們不惜花費重金打造自己,從報輔導班、買參考書,到置裝、做發型包裝自己……與此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一大批專門靠公務員考試來發財的辦學機構、圖書批發零售商、公務員服裝定制店等。公務員考試已經不僅僅是普通意義上的考試,圍繞它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
經濟調查“考公”成本:3年10萬元
每天清晨6點,家住燈塔的考生林燕都會準時起床,在她租住的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里開始看書,這個習慣她已經保持了兩年。簡單吃一口飯,7點鐘,她會準時從臨時小家里出來,到50米外的一間寫字樓會議室里占個座兒,這兒正是公務員考前輔導班租用的教室。 8點鐘,主講公務員行政能力測試和申論課程的老師會準時到達。林燕圍繞著公務員考試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今年已經是我第三年報名參加省里的考試了,這次報的是市科協的辦公室文員,因為這個崗位就要一個人,沒什么把握,所以,10月份的國家公務員我還要報名。 ”林燕說。
提到考公務員的辛酸,這位26歲的女孩兒笑著搖了搖頭:“算上今年我已經考第三年了,大學畢業之后,我一直沒找工作,家里面就讓我考公務員,不管考多少年,再考10年也得考。 ”
林燕笑稱自己是典型的“考公族”,從畢業那年開始,全國各地無論哪里,只要招錄公務員她都會留意,只要有機會她都愿意去試,選擇差不多的職位報考。
“有的時候也想放棄,但是同一個班的同學們都互相鼓勵,靠著這種精神上的支持,我才能走到現在。 ”林燕說。
距離9月18日省里公務員筆試還有十幾天,很多像林燕這樣的“考公”專業戶正在緊張備考。“算上‘考公’的各種費用,還有呆在家里不工作的成本,估計這3年的考試成本能有10萬塊錢吧。 ”林燕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除了金錢,“考公族”們還付出了最寶貴的成本——青春。
“國考”帶火整條產業鏈
從公務員教輔圖書、考前輔導班,到交通、住宿、餐飲,再到專門的公務員服裝、形象包裝等一系列產業……“國考”所體現出來的經濟拉動力讓人不能不嘆服。
記者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單是省公務員考試的考前培訓班相關信息就有二十余頁,隨意點開一頁,詳細的公務員考試輔導班信息立即跳了出來:基礎班、模塊班、強化班、沖刺班、點題班……不同階段的備考培訓班,讓人眼花繚亂。粗略計算了一下,考生即便是只報最基礎的《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申論》和《公務員面試指導》,三門加起來少則幾百,多則一兩千,如果從基礎班到點題班全部學下來,則需要1萬多元。
除了筆試輔導班走紅,一些天價面試輔導班的招生廣告也在廣泛“撒網”。記者在某公務員考試網站上看到:僅6天的封閉面試培訓就叫價3萬元,而且承諾“保過,不過退款”。記者打電話過去咨詢,卻被告知“報名兩周以前就已經滿了”。
考了兩年公務員的女碩士生林宏告訴記者:“其實,買教輔圖書和報名輔導班只是比較明顯的開銷,隱性的開銷還有很多。 ”
她舉例說,自己曾去廣州參加公務員考試,光是來回的機票就得3000多,兩天住宿花了600元,吃飯花了200元,買了一套正裝,花了800多,這些加在一起就4600多元。對于一個“考公族”來說,一年去外地考試的情況少說也要三次,費用至少在1萬元以上,工薪家庭承受起來還是比較吃力的。
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100余萬人趕“國考”,考試本身催生的培訓產業產值近42億,這還只是最基本的,不包括類似“七天萬元培訓費”這種“天價”的培訓課程。
“國考”產業需正確引導
公務員考試火了,和公務員考試沾邊兒的產業也跟著火起來。不過,記者了解到,為了爭奪“國考”這塊“蛋糕”,一些無資質的黑培訓班、盜版書商也在趁機“鉆空子”。有的所謂公務員面試輔導班,甚至打出“公考第一品牌”、“人事部專家”、“公務員面試考官授課”等招牌,有的還對面試通過率打保票——“面試通過率 50%以上”、“不過可退錢”等等。
國家公務員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所謂的“面試保過”、“內部資料”、“命題組輔導”等等都是無稽之談,公務員考試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目前社會上出現的任何以公務員考試命題組、考試教材編委會、人事部授權培訓機構等名義舉辦的考試輔導班、輔導網站或發行的出版物都與公務員考試無關。
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劉曉南認為,對于“國考”產業應該如何正確加以引導,是值得深思的話題。“在大學生就業問題突出的情況下,國家通過擴招公務員來解決就業問題,這無可厚非。但是,單純通過考公務員這一條路來解決大學生就業是不可能實現的,還是應該通過發展民營經濟制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
劉曉南表示,民營企業出于發展的需要求賢若渴,但卻因為福利待遇一般等原因,根本無法與公務員的“金飯碗”比。這種局面想要改變,只能通過民營企業的管理逐步正規、福利待遇逐步提高來實現。
相關鏈接
各國公務員待遇面面觀
法國:衣物丟失給補貼
目前法國公務員約有530萬,以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軍警和醫務人員三類為主。法國公務員每年可領13個月的工資,還享受著不少于25種的各類補貼。有些補貼甚至有些滑稽,如自行車補貼、服裝補貼、穿鞋補貼、小裝飾補貼,還有買內衣或衣物丟失補貼等。即使有這么多的補貼,奇怪的是,公務員職業不太被法國人看好。原因在于,不少人認為從事這項工作個性受到限制,個人發展機遇少。
德國:終身受聘不擔心失業
德國公務員的月工資非常高且終身受聘于國家,不存在失業問題,也無需繳納社會保險和養老保險。德國的公務員范圍較廣,除政府各部門官員外,學校、郵局、鐵路等行業從業人員均屬公務員。
日本:坐地鐵可報銷車費
在日本,公務員沒有專車,都是開私家車和坐地鐵上班,坐地鐵可報銷車費,這一點和民營公司差不多。與別的國家不同的是,2009年日本公務員考試出現“國考冷”的現象。 2009年報考I類公務員考試的人數只有2.2萬人,遠不及經濟危機前2005年的3.1萬人。
歐盟:異國上班有“離鄉補貼”
歐盟目前總共只有3.2萬名公務員,僅相當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一個城市的公務員數量。除了基本工資和年終獎金,歐盟公務員還享有包括家庭津貼、撫養孩子補助以及孩子上學補助在內的三項家庭補助。此外,剛剛步入工作崗位,就能得到相當于兩個月基本工資的“安家落戶”費;凡是不在本國上班的歐盟公務員,每月還可以領到相當于工資16%的“離鄉補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