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婦科病 去濕是關鍵

來源:互聯網絡發布時間:2010-08-19

中醫認為濕滯是女子婦科病的根源所在,因此根據人體氣機升降辨癥施治。

  “女子陰類也”,其以血為本,最喜正氣相通,最惡邪氣相犯,縱觀婦科病,經、帶、胎、產諸疾最易感濕而發。濕為重濁陰邪,有形而沉重,其性黏膩,常可阻遏氣機、滯礙陽氣使人體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且濕久化熱則為濕熱,或煉液成痰則為痰濕,甚則成為濕毒,繼而均可成為婦科疾病的病因。

  帶下病

  “濕土之氣同類相召”,內外濕相合,濕困脾土致使脾虛運化失職,水濕泛濫,下注胞宮致帶脈失約則見帶下量多,濕邪化熱傷絡或成濕熱濕毒,則帶有青、黃、赤、白、黑之分。《傅青主女科》云:“夫帶下者俱是濕癥。”治帶之法也以健脾祛濕為要,臨床也常用止帶湯治療,藥用:黨參15克,焦白術30克,茯苓12克,陳皮6克,炒扁豆12克,炒山藥24克,炒薏苡仁15克,車前子12克,澤瀉9克,蒼術9克,甘草3克,水煎服。

  妊娠病

  水濕內停,氣化不利,在妊娠早期常可致妊娠惡阻加重,而見頭悶嘔惡,胸悶納呆,嘔吐不欲食,常以紫蘇和氣飲加減:當歸12克,川芎3克,炒白芍12克,黨參12克,紫蘇6克,陳皮5克,大腹皮5克,砂仁6克,藿香6克,佩蘭葉5克,甘草3克,水煎服。

  妊娠濕盛常可引起胎水腫滿,妊娠水腫,腹瀉,常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

  產后病

  婦人產后“多虛多瘀”,氣血雙虧,脾胃不足,最易濕邪相犯而致產后吐瀉,水腫,惡露不行,肢體酸疼,當以調和氣血為先,以生化湯加減為主,后以健脾祛濕,方以六君子湯加減以使正氣盛而濕氣退。

  月經病

  久居濕地或冒雨涉水,常可感受外濕而致月經前后肢體疲倦,疼痛,頭重納呆或低熱難退,經行不暢或經前腹瀉,月經量少,痛經,經閉,甚則引發不孕癥。此癥臨床常可選用《傅青主女科》溫臍化濕湯治療,藥用:焦白術30克,巴戟天15克,炒扁豆12克,炒山藥15克,茯苓12克,白果5克,蓮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服5~10劑即可收效。

糾錯

我要收藏】 【進入社區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午夜国产人人精品一区 | 午夜福利视频网 | 自拍偷精品亚洲手机在线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亚州V日韩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乱码不卡 |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