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0年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推薦錄取”因此成為今年高考招生中最熱門的詞匯之一,而這個“敏感”的詞如今也出現在了江蘇中長期教育規劃意見稿中,建立擇優、自主、推薦、破格、定向五種招生錄取方式。 備受關注的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經過近兩年的深入調研、精心起草、征求意見、反復修改基礎上,已形成公開征求意見稿,從昨日起,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有意見和建議可通過書面方式或電子郵件方式發送給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領導小組辦公室。 改革招生制度,高校自主招生權還要擴 完善五種招生方式 改革考試招生制度。逐步形成招考分離、分類考試、雙向選擇、多元錄取的招生考試制度。改革高校招生錄取制度。健全擇優錄取、自主錄取、推薦錄取、破格錄取、定向錄取等規范程序。完善招生錄取辦法,增加考生選擇機會,規范并公開招生加分政策,維護考生權益,促進考試公平。完善“學校負責,省教育考試主管部門監督”體制,不斷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 【聲音】:意見稿中指出,多元可以分為擇優、自主、推薦、破格、定向五種。這五種錄取方式都不是唯分數論,所謂的擇優在選拔考試的基礎上也包括綜合素質、學業水平考試的因素,而推薦和破格是給予有特殊才華考生一條脫穎而出的途徑。現在全面依靠分數線的局面會改變。 “對于江蘇的高中學校來說,將擁有推薦優秀學生進入高校的權利,被推薦的學生享有一定的降分錄取的優惠,但還是要經歷高考。當然擁有推薦資格的學校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南京某名牌中學校長建議說。“對于我來說,很希望推薦錄取變為現實。”南京某名校招生負責人表示,一個孩子綜合素質究竟怎么樣?哪方面更突出,不可能在幾個小時用卷子或者 一兩個小時的面試就考量出來。真正評價孩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他的學校最有發言權。“中學的推薦,或者說校長的推薦,我認為是值得信任的,也能節約公共資源。”建立中學黑名單,促進“推薦制”進入良性循環的體系。南京一位高三學生家長肖蓉說:“高校自主招生給考生增加了機會、拓寬了選擇路徑,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高校選拔到更加理想的生源,錢鐘書和臧克家等大師都是被大學破格錄取的,他們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靈活的招生制度。” 分層高考各考所“需” 深化高等院校入學考試改革。試行普通本科院校與高等職業院校分類入學考試。完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辦法,逐步把測試評價結果作為不同層次高校入學的資格。 【聲音】:南京某高校招生負責人認為,用同樣的一份試卷同時考查報考清華和高職的學生,顯然不太合理。他建議,可以把高校按層次分類,如按照“985高校”“211高校”、高職院校等分類,同一類的高校可以聯考。目前浙江已經推行分層高考,以語、數、外三門課程為主體,分三類設置考試科目。第一類科目在保持原有“3+X”科目組合的基礎上,增考自選模塊,增加測試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現行的第一批錄取院;驅I自主決定是否選用此考試科目組。第二類科目維持原有“3+X”科目組合,重點測試通用型知識和能力,基本對應現有的第二、三批錄取院校。第三類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語、數、外”基礎上,增加技術考試,側重測試技能型能力,對應現有的第四批錄取的高職高專院校。 高考或增加面試 鼓勵普通本科院校以統一招生考試為主,根據各自選才要求輔以面試等方式選拔人才。 【聲音】:南京某高校招生負責人表示,目前高校自主錄取招生中有面試環節,面試在自主考試中占重要地位,更全面衡量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個意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面試操作不具有廣泛性,操作起來有困難,盡管高校希望和考生有面對面的交流,但畢竟學校資源有限,按照現有的招生計劃,即便每個學生只有十分鐘的面試,也會把面試考官折騰得夠嗆。因此,面試只能作為輔助測試方式,還是應以高考為主。 ■名詞解釋 擇優錄。高校最基本的錄取原則,簡單說,就是錄取中要選擇優秀的考生。按教育部規定,各學校在錄取考生時,在各地的調檔比例可以超過1:1,但不能超過1:1.2。如果某校在某地要招100名考生,就可以調120人的檔案,然后根據考生成績、學校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等擇優錄取100人, 剩余20人則作退檔處理。 自主錄。阂驗槲幕煽儾焕硐,多年前,一些偏才、怪才無奈地被擋在高校門外。自主招生應運而生,為這類考生另辟蹊徑,由高校組織測試,符合要求的考生可降分錄取。 推薦錄。河芍袑W直接向高校推薦優秀畢業生。 破格錄。浩聘皲浫≈缚忌高考成績未達到某高校錄取線,但由于其他成績特別突出,由高校申請并得到教育部批準錄取。今年江蘇古文奇才王云飛經本報報道后,被東南大學破格錄取。 定向錄。簢夷承⿷鹇云髽I,由于地域、工作環境等問題,招聘普通高校畢業生存在困難,需通過定向培養模式招攬人才。 熱點 2 “教師輪崗”未進規劃 完善教師準入制度和新任教師公開招聘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建立教師資格證書定期登記制度。建立健全教師轉崗和退出機制。制定校長任職資格標準,促進校長專業化,推行校長職級制。 【聲音】:“教師輪崗沒有出現在這次《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稿中,主要是這一舉措如果要實行的話存在著很多問題,因此沒有推行。”采訪中,一位教育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如果教師幾年一輪崗,每個學校的教師隊伍就會不斷經歷一個完全重新的組合,必然削弱優秀學校的教育質量。另外,教師流動后如何管理,教師待遇問題如何解決,補償機制怎樣建立,這些都矛盾重重。 熱點 3 就近入園入托 全面普及學前教育,2020年全省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98%以上。將學前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切實提高政府保障水平,逐步實現就近入園入托。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 【聲音】:“入園難”的問題近年來愈來愈凸顯。“許多新開發的小區都是適婚年輕人居住,小孩也越來越多,但是開發商答應配建的幼兒園卻沒有建起來,或者是建起來的幼兒園以贏利為目的,造成了老百姓對大多數民辦園不買賬,對優質公辦幼兒園趨之若鶩。”南京一位幼兒園園長表示,她建議政府要推出相關法規政策來約束開發商,同時加大監督和執法力度,同時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 熱點 4 中職生“注冊升學” 2011年起在全省試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注冊進入高等職業院校和高級技校、技師學院學習的制度。將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實際工作經驗和業績,作為進入高一層次院校學習的入學條件之一,在工作崗位貢獻突出者可免試入學。 【聲音】:“這一舉措對中職、高職教育都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南京市教育局職教處梁曉峰處長表示,這一舉措打通了從中職到高職新的“學歷通道”。“目前雖然細則還沒有出來,但是這一做法預示著中等職業學生升學的門檻會有所降低,只要符合一定標準、愿意上學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畢業時都可以有機會繼續讀書。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規格也會有新的要求,會在教育教學中更加重視技能的培養。從個體來說,這一政策對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規劃更有幫助;從宏觀上來說,這一新政對普及高等教育、發展職業教育,提高‘藍領’的學歷層次都將起到效果。” 更多看點掃描 看點一:逐步解決大班額問題 現狀:出于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很多家長都想方設法給孩子擇校。“南京一些名校一個班都50幾個人,孩子學得累,老師教得也累。”采訪中,鼓樓區一位小學校長感嘆道。 《意見》: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范區建設,蘇南等有條件的地區2012年、其他地區2015年左右全面達到優質均衡。 義務教育階段嚴禁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逐步減少“擇校”現象。逐步解決大班額問題,推進小班化教學,小學每班35人、初中每班40人以下。努力做到高中學校布局合理、規模適度,每班班額45人以下,并逐步推進小班化教學。到2015年,全省建成高中教育特色發展項目500個。到2015年,全省所有普通高中達到優質高中辦學標準。 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所左右國家示范高中、200所省級示范高中、300所省特色高中,建成一批國內一流、世界有影響的名校。鼓勵普通高中開設職業教育課程。 看點二:建立課業負擔問責制度 現狀:“現在的學習太功利了!”采訪中,一位家長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每天晚上寫作業要寫到10點多鐘,每周末都要到處去上課。“一切都為了小升初時能進入到所謂的名校。” 《意見》: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建立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監測、舉報、公告和問責制度,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切實做到減負增效。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堅持健康第一,推進“陽光體育”運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學生體質。加強學校衛生健康教育,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重視學生實踐教育,教育學生學會動手動腦、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事做人,增強主動適應社會的能力。 中小學課程改革相應提高科學、藝術和實踐活動課程的比例,重視校本課程開發并保證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自主選擇空間,穩步推進初中綜合課程和高中選修課程建設。建立科學、多樣的評價標準,改變分數至上的片面做法,將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做好學生成長記錄,完善綜合素質評價。 看點三:全面推行高校學分互認制 現狀:目前,各個高校基本已經實現了學分制,但是,彼此還沒有真正實現互認。 《意見》:創新人才培養制度,全面推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建立跨校、跨區域、跨類型的學分互認機制。試行按學分收取學費。推行主輔修制、雙專業制和多項技能等級證書制,實施本科學生導師制。 |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校長推薦3人未達北大錄取線 33人加分后錄取 |
|
閱讀下一篇:江蘇:發布未來十年教育規劃 高職醞釀注冊入學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 ·中央財經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 ·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