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與城市發展: 10個知識點 1、城市形成和發展根本動因: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上的經濟發展,城市的規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為人類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 6個理論 1)區域理論:城市是區域的核心,區域發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魯提出增長極核理論:城市通過極化效應、擴散效應的發展,是區域經濟趨于均衡,然后進入下一輪極化、擴散的發展階段。 2)經濟學理論:城市產業分基礎產業(城市發展的關鍵)、服務業產業。 3)人文生態學理論:互相依賴、互相競爭是人類社區空間關系形成、發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訊理論:1962年梅耶《城市發展的通訊理論》 5)經濟全球化理論 6)城市進化理論:絕對集中(城市不斷增長)、相當集中(城市人口增長仍然高于郊區)、相當分散(郊區增長超過城市)、絕對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區人口上升)。 3、城市物質環境的構成要素及相互關系公共領域:主導、為非公共領域的開發提供可能性、約束性。物質環境優化表現為可達性、外部效應。 4、城市社會基本特征及其與農村社會的主要差別基本特征:人口老齡化(60歲以上占10%或65歲以上占7%)、家庭核心化、生活閑暇化。城市社會的異質性高于農村社會。 5、城市產業構成及其演化趨勢 1)英:費希爾、克拉克 三部類:第一、二、三產業 2)美:貝爾 三個歷史時期: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后工業社會 6、城市化含義定義: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表現為鄉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轉化以及城市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7、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現為工業化的進程,要求并促進人口向城鎮積聚。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現為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帶來的生產集約化、生活集約化、管理科學化和文教科技的進步等。 8、城市化進程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美 英格爾斯 :現代化社會的指標都是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實現的。 9、城市與區域的相互關系 1)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城市發展必然要開發和利用周圍地區的各類資源,因而城市與區域的發展條件、發展前景密切相關,互為牽制。中心城市的發展與區域內其他城鎮相互影響,應重視區域規劃。城市與經濟區域的聯系-物流、資金流、人流、信息流-分析一個城市的對外主要經濟聯系方向。 2)區域條件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城市發展的區域分析:發展戰略(優劣條件、職能、地位、作用)規模(人口、用地)的區域論證 10、區域城鎮體系及城鄉發展的一般規律 1)城鎮體系的概念與特征在一個國家或相當完整的區域中,有不同職能分工、不同等級規模、空間分布有序的聯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鎮群體。特征:群體性、關聯性、層次性、開放性、動態性、整體性6個。(動開關整群層) 2)城鄉整體發展動力:農村向城鎮的向心集聚,城鎮向周圍地區的離心輻射手段:規劃、引導和調控城鎮體系目的:協調城鄉發展,促進城市與區域發展效益的統一。 |
課程名稱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在線報名 |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
《城市規劃原理》 | 28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實務》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師考試輔導優惠套餐方案: |
城市規劃師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