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取消后美國首次發難中國紡織品
來源:來源于網絡發布時間:2010-07-07
盡管剛剛落幕的G20峰會再度重申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共識,但是就在其結束的第二天,美國商務部旋 即宣布,對中國產機織電熱毯實施稅率最高達174.85%的反傾銷制裁。
鑒于這是自《中美紡織品協議》到期以來,美國對中國紡織品的首次發難,業內人士擔心,此案很有可能開啟美國對華紡織品摩擦的開端。同時,如此高額的稅率也將使中國機織電熱毯從此對美國市場“望洋興嘆”。
2009年7月,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應國內企業申請,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機織電熱毯進行反傾銷調查。經過長達近一年的調查,美國商務部于本月28日最終對此案做出裁決:除深圳一家公司和寧波兩家公司被征收77.75%的反傾銷懲罰性關稅以外,其余中國廠家的普遍稅率均為174.85%。
據介紹,此案是2009年1月《中美紡織品協議》到期后,美國首次對中國紡織品采取反傾銷制裁,涉及70~80家相關出口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和浙江一帶,預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在8月份就此案進行終裁。
業內人士表示,機織電熱毯是輸美紡織品中的邊緣性產品,出口金額以及涉案企業均不算多,但是如此高的稅率將給相關企業對美出口帶來嚴重打擊。
專家指出,紡織品貿易爭端一直是中美雙方關注的熱點問題,從目前來看,美國比較大的實質性動作還不多。此次發起的機織電熱毯反傾銷制裁針對的也是小類產品,不會影響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全局,但很可能是美方的“試探性動作”,需要警惕的是此案的后續效應。
此外來自美國國際棉花協會的數據顯示,自2009年1月美國紡織品進口配額取消以后,中國輸美紡織品大量集中在所謂“敏感商品”范圍內,如內衣、褲子和針織襯衫等。此類產品美國從中國進口已激增了55%,而全球貿易僅增長了7%。專家進表示,未來上述產品很可能是貿易摩擦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