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0年大學生村官行測備考指津一
來源:京佳公務員發布時間:2010-05-1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委八屆七次、八次全委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充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人才力量,構建來自工農一線的黨政干部培養鏈,經云南省委同意,2010年云南省委組織部繼續開展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2010年云南省將公開選聘3000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無疑,這為心懷壯志的優秀畢業生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次考試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6月26日統一考試。有部分考生可享受筆試加分。以下人員在本次選聘考試的筆試成績中予以加分,并且加分可以累加:
(1)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筆試成績加2分;
(2)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等7個人口較少民族,筆試成績加2分。
一、考試內容詳解
《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等內容。
(一)常識判斷
測查的內容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側重考查應試者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應試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準確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三)判斷推理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
(四)數量關系
主要測查應試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技能,主要涉及數字和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
(五)資料分析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形、表格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數據性、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二、題型介紹
第一部分:常識判斷
例題:下列關于法律體系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法律體系由法律部門組成
B。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尚不完備
C。中華法系也即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D。法律體系是一國法律有機聯系的統一體
(答案:C)
例題:盡管我們關于太陽能的研究和議論已經相當多,但今天對太陽能的利用還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難以將陽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開發出有效的收集和儲存太陽能的系統
C。核能仍然更為有效
D。太陽能系統尚不安全
(解答:關于太陽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系統的知識,但是仔細考察四個選項,你可以依據常識看出A、C、D三個理由都不恰當,只有B選項所說的原因更為準確,故正確答案為B。)
第二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一般包含一段話或一個句子,要求報考者選出與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項。
例題:對一篇規范的論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綜述、刪注釋,實在是 的不智之舉。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削足適履 B。揚湯止沸
C。矯枉過正 D。舍本逐末
(答案:A)
例題:在古典傳統里,和諧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諧的一個條件是對于多樣性的認同。中國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對于和諧的經典認識與體現。中國古代的音樂藝術很發達,特別是一些中國樂器,像鐘、磬、瑟等各種完全不同的樂器按照一定的韻律奏出動聽的音樂,但如果只有一種樂器就會非常單調。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和諧觀念源于中國古代音樂
B。差異是和諧的一個必要條件
C。中國人很早就產生了和諧觀念
D。音樂是對和諧的經典認識與體現
(答案:B)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認真觀察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例題:
(解答:每行前兩個圖形疊加后,不同的部分就是第三個圖形。正確答案是D。)
第二種題型: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報考者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題:職業枯竭是指人們在自己長期從事的工作重壓之下,產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盡的感覺。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職業枯竭狀態的是:
A。老周不能勝任自己現有的工作,每天都會忙得焦頭爛額
B。剛參加工作的小李覺得這份工作太累,產生了跳槽的念頭
C。劉經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緒也越來越糟糕
D。在從事過許多不同的職業之后,老王覺得所有工作都索然無味
(解答:根據題干所給定義,正確答案為C。)
第三種題型:類比推理。給出一對相關的詞,然后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例題:陽光:紫外線
A。電腦:輻射 B。海水:氯化鈉
C。混合物:單質 D。微波爐:微波
(解答:陽光與紫外線、海水與氯化鈉的關系都是整體與組成部分的關系,故正確答案為B。)
例題:
( ) 對于 梨 相當于 服裝 對于 ( )
A。蘋果——毛衣 B。水果——襯衣
C。書包——鞋帽 D。果汁——衣櫥
(解答:梨是水果的一種,襯衣是服裝的一種,因此,正確答案是B。)
第四種題型: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例題:科學家對76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研究,他們分別采用“一名志愿者帶一只狗前去探望病人”、“一名志愿者前去探望病人”以及“沒有志愿者”三種方法分別測試這些病人的反應。結果發現第一種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程度下降了24%,第二種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程度只下降了10%,第三種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程度仍保持原來水平。因此科學家認為,狗能幫助心臟病人降低焦慮情緒。
下面哪一項最能削弱科學家的論點?
A。帶狗和不帶狗探視的實驗分別選在兩個不同的時間段
B。在帶狗的志愿者中,絕大多數喜歡并自己飼養寵物狗
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絕大多數喜歡并自己飼養寵物狗
D。志愿者帶去探望病人的大多數狗都是性情比較溫順的
(解答:觀察A、B、C、D四個選項,似乎都能削弱科學家的論點:狗能幫助心臟病人降低焦慮情緒。但選項C“在被探望的病人中,絕大多數喜歡并自己飼養寵物狗”直接說明研究對象(心臟病人)的樣本太特殊(絕大多數被研究的心臟病人喜歡并自己飼養寵物狗),不具有代表性,因此C最能削弱科學家的論點。故C是正確答案。)
第四部分:數量關系
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例題:1 2 2 4 8 ( )
A.16 B.24
C.32 D.36
(解答:前兩項之積等于第三項,故正確答案為C。)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每道題給出一道算術式子,或者表達數量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報考者熟練運用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利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準確、迅速地計算出結果。
例題:X、Y兩地相距42公里,甲乙兩人分別同時從X、Y兩地步行出發,相向而行,甲的步行速度為3公里/小時,乙的步行速度為4公里/小時,問甲乙步行幾小時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用X、Y兩地距離除以甲乙兩人的步行速度之和即可得出答案。正確答案為D。)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
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例題:根據下圖提供的信息回答問題。
某市2006年下半年投資情況圖
單位:億元
1.該市2006年下半年中,哪一個月的外資實際出資額在當月外資擬投資額中所占比重最高?
A.8月 B.9月
C.10月 D.11月
(答案:B)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Ⅰ.2006年第四季度外資實際出資額總計約達9億元
Ⅱ。該市擬投資總額在2006年9月份為下半年最低
Ⅲ.2006年下半年該市外資擬投資額達到擬投資總額40%以上
A.Ⅱ B.Ⅲ
C.Ⅱ、Ⅲ D.Ⅰ、Ⅲ
(答案: D)
三、高分備考技巧
在歷年的行測考試中,最能拉開分數的是三個題型:數量關系、資料分析與判斷推理三大模塊。因為這三塊的技巧性最強,同時它需要反復學習鞏固才能保持較高的正確率和答題速度,所以最難的題型同時也是最易得分的題型,只要你肯付出。
接下來,京佳公務員老師從這三塊的解題方式入手,指導廣大考生更為有效的備考。
第一部分 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常考規律之一:冪數列
1. 7,7,9,17,43,( )
A. 119 B. 117 C. 123 D. 121
【解析】C。這是一道冪數列。規律是:原數列后項與前項的差依次是0、2、8、26;新數列依次可以化成:3的0次方減1,3的1次方減1,3的2次方減1,3的3次方減1;所以( )=43+80(3的4次方減1)=123。
2. 153,179,227,321,533,( )
A. 789 B. 919 C. 1229 D. 1079
【解析】D。這是一道冪數列。規律是:原數列各項依次可以化成:150+31,170+32,200+33,240+34,290+35,其中新數列150,170,200,240,290后項與前項做差得20,30,40,50,故( )=60+290+36=1079。
3. 67,54,46,35,29,( )
A. 13 B. 15 C. 18 D. 20
【解析】D。這是一道冪數列變形題。題干中數列的每兩項之和是:121,100,81,64,49,分別是:11、10、9、8、7的平方。所以()里就是7的平方-29,即20。
(二)冪數列解題思路指導:
京佳公務員崔熙琳老師提醒考生對此類型試題要通過以下方法加以訓練和掌握:
1. 熟悉冪數列的出題類型與特點;
2. 背誦并掌握常用冪數列數,包括1~20的平方、1~10的立方;
3. 一定要把曾經考過的老題做透、做到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達到不變應萬變的境界。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