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柱的截面尺寸應與墻體厚度一致。磚墻構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為240mmX 180mm,縱向鋼筋一般用付12,鋼箍筋間距不大于250mm,隨烈度加大和層數增加,房 屋四角的構造柱可適當加大截面及配筋。施工時必須先砌墻,后澆筑鋼筋混凝土柱,并應沿墻高每隔500mm設2向拉結鋼筋,每邊伸入墻內不宜小于1m。構造柱可不單獨設置基礎,但應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錨入淺于500mm的基礎圈梁內。 (3)空心砌塊墻墻芯柱 當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塊時,應在房屋四大角,外墻轉角、樓梯間四角設芯柱。芯柱用 C15細石混凝土填入砌塊孔中,并在孔中插入通長鋼筋。 4.變形縫 由于溫度變化、地基不均勻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響,易使建筑物發生裂縫或破壞,故 在設計時應事先將房屋劃分成若干個獨立的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的變化。這種將建筑物 垂直分開的預留縫稱為變形縫。變形縫包括溫度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三種。 (1)變形縫的類型和設置要求 1)伸縮縫:為防止建筑構件因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房屋出現裂縫或破壞,在沿建 筑物長度方向相隔一定距離預留垂直縫隙。這種因溫度變化而設置的縫叫做溫度縫或伸 縮縫。 結構設計規范對磚石墻體伸縮縫最大問距作了規定,見表2-17。 從表2-17中可以看出伸縮縫間距與墻體的類別有關,特別是與屋頂和樓板的類型有關。整體式或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因屋頂和樓板本身沒有自由伸縮的余地,當溫度變化時,在結構內部產生溫度應力大,因而伸縮縫間距比其他結構形式小些。大量民用建筑用的裝配式無擦體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保溫層或隔熱層的屋頂,其伸縮縫間距相對要大些。 注:①層高大于5m的混合結構單層房屋伸縮縫的間距可按表中數值乘以1.3后采用。但當墻體采用硅酸鹽磚、 硅酸鹽砌塊和混凝土砌筑時,不得大于75mm。 ②嚴寒地區、不采暖的溫度差較大且變化頻繁地區,墻體伸縮縫的問距,應按表中數值予以適當減少后 采用。 ③墻體的伸縮縫內應嵌以輕質可塑材料,在進行立面處理時,必須使縫隙能起伸縮作用。 伸縮縫是從基礎頂面開始,將墻體、樓板、屋頂全部構件斷開,因為基礎埋于地下, 受氣溫影響較小,不必斷開。伸縮縫的寬度一般為20-30mm。 2)沉降縫: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稱為沉降縫。沉降縫將房屋從基礎到屋頂的全部構件斷開,使兩側各為獨立的單元,可以在垂直方向自由沉降。 凡屬下列情況應設置沉降縫: α.建筑物位于不同種類的地基土壤上,或在不同時間內修建的房屋各連接部位。 b.建筑物形體比較復雜,在建筑平面轉折部位和高度、荷載有很大差異處。 沉降縫的寬度與地基情況及建筑高度有關,地基越弱的建筑物,沉陷的可能性越高, 沉陷后所產生的傾斜距離越大,要求的縫寬越大。
|
| 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講師 | 在線購買 | ||
| 課時 | 試聽 | ||||
| 一級建筑 | 設計前期設計 | 34講 | ![]() |
宋衛東 | |
| 建筑結構 | 34講 |
曹明銘 |
|||
| 建筑物理與建筑設備 | 40講 |
曹明銘 |
|||
| 建筑材料與構造 | 40講 |
宋衛東 |
|||
| 建筑經濟施工與設計業務管理 | 32講 | ![]() |
曹明銘 | ||
| 作圖(場地設計) | 16講 |
宋衛東 |
|||
| 二級建筑 | 場地與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與詳圖 | 40講 | ![]() |
宋衛東 | |
| 建筑結構與建筑設備 | 40講 | ![]() |
宋衛東 | ||
| 法律 法規 經濟與施工 | 40講 | ![]() |
吳新江 | ||
| 建筑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一級建筑師輔導之建筑材料與構造(57)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一級建筑師輔導之建筑材料與構造(5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