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哥特建筑結構的成就主要是采用了以下什么系統( )。 A.拱券系統 B.骨架券系統 C.石結構系統 D.穹窿系統 提示:中世紀的教堂建筑結構經過羅馬風時期工匠們不斷的摸索與改進,不斷完善,終于在哥特建筑時期創造出骨架券系統,即把散見于羅馬風教堂中的十字拱、骨架券、二圓心尖拱等做法和利用飛扶壁支承拱頂推力的種種做法,加以發展,成為一套完整的框架式的骨架券結構系統,達到極高的成就,并成為哥特建筑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 47在羅馬大斗獸場的立面處理中,下部三層采用了不同的柱式構圖,由下向上依次為( )。 A.多立克、塔司干、愛奧尼 B.塔司干、愛奧尼、科林斯 C.愛奧尼、科林斯、塔司干 D.科林斯、愛奧尼、塔司干 提示:在羅馬五種柱式中每種柱式表現出不同特點。塔司干柱式較簡單,也較有力;愛奧尼柱式則顯得輕巧、優美;而科林斯柱式則更為輕巧華麗。所以在羅馬大斗獸場的立面處理中,下部三層采用這三種柱式,自下而上的柱式構圖造成視覺上重量的依次遞減,既穩定又活潑。 48耶路撒冷市最著名的伊斯蘭教建筑是( )。 A.蓋拉溫大清真寺 B.圣石清真寺 C.伊本·土倫清真寺 D.蘇里曼清真寺 提示:圣石清真寺,又叫圣巖寺、奧馬爾禮拜寺,這里對伊斯蘭教有重要的宗教意義。相傳穆罕默德在此巖石處升天,故于7世紀在此建禮拜寺,平面呈八角形,并以中央大穹頂覆蓋在圣石之上,周圍環以回廊,成為耶路撒冷市最早最著名的伊斯蘭教建筑。 49印度的泰姬·馬哈爾陵被稱為印度的一顆明珠,它是哪種宗教建筑( )。 A.印度教 B.婆羅門教 C.伊斯蘭教 D.佛教 提示:印度很早就創立了婆羅門教,后又產生了佛教。形成封建制度后,婆羅門教又排斥了佛教并轉化為印度教。12世紀以后伊斯蘭教徒在印度大部分地區建立政權。建筑也脫離原有傳統而伊斯蘭化。著名的泰姬·馬哈爾陵雖是一座王后的陵墓,但可說是伊斯蘭建筑經驗的結晶。 50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建筑奠基人及其主要代表作品是( )。 A.阿爾伯蒂 圣佛朗采斯哥教堂 B.伯魯乃列期基 佛羅倫薩主教堂 C.伯拉孟特 梵蒂岡宮 D.米開朗基羅 美狄奇府邸 提示:伯魯乃列斯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建筑奠基人,他在多方面都有過建樹。他設計并主持施工完成佛羅倫薩主教堂的大穹頂,體現著新時代的進取精神。
|
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講師 | 在線購買 | ||
課時 | 試聽 | ||||
一級建筑 | 設計前期設計 | 34講 | ![]() |
宋衛東 | ![]() |
建筑結構 | 34講 |
曹明銘 |
|||
建筑物理與建筑設備 | 40講 |
曹明銘 |
|||
建筑材料與構造 | 40講 |
宋衛東 |
|||
建筑經濟施工與設計業務管理 | 32講 | ![]() |
曹明銘 | ![]() |
|
作圖(場地設計) | 16講 |
宋衛東 |
|||
二級建筑 | 場地與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與詳圖 | 40講 | ![]() |
宋衛東 | ![]() |
建筑結構與建筑設備 | 40講 | ![]() |
宋衛東 | ![]() |
|
法律 法規 經濟與施工 | 40講 | ![]() |
吳新江 | ![]() |
建筑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一級建筑師場地與建筑設計練習題(9)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一級建筑師場地與建筑設計練習題(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