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斷推理的常見誤區
(一)圖形推理誤區:解題思路需要求難求怪
2003年開始,中央國家公務員考試圖形推理題型發生了重大變化,也使得以前很容易備考的圖形推理變得很難應對了。其實,圖形推理部分的創新,一般都集中在形式方面的,考點本質變化并不大。因此,考生在備考過程中應該重視真題的價值,通過分析歷年經典真題,掌握核心知識點和命題慣性,而并非一味求難求怪。
(二)邏輯判斷誤區:依據結論的意義進行推理
在邏輯判斷特別是形式邏輯的部分,著重的是執因導果,就事論事,不應過多考慮結論的實際意義。因此,我們要求考生形成先翻譯后推理的思維模式,即讀題要注意分解題干的結構而不是更多的去考慮它的意思。
(三)定義判斷誤區:題干越長題越難
定義判斷的題目難度近兩年其實基本保持平穩,但由于題干越來越長,使得其在形式上嚇倒了不少考生。因此,對于這種閱讀量很大的題目來說,重點應當放在關鍵詞和關鍵詞間的關系上,如主體、客體、種差以及目的和方式狀語;對于一些舉例說明的內容,可以先略過不讀,因為這些內容只是對定義的進一步解釋和補充,有時甚至是為了迷惑考生而專門設置的。對于定義判斷,關鍵是要找出關鍵詞就容易解題了。
例題:綠色壁壘是指一部分國家和國際組織通過制定環境標準和法規,為保護生態環境、人類以及動植物生命安全與健康而直接或間接采取的各種限制或者禁止貿易的措施,它是能對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的一種非關稅貿易壁壘。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綠色壁壘行為的是:
A.某大型連鎖超市只銷售通過綠色食品檢驗的進口農產品
B.一家紡織品進出口公司銷往歐洲的10余噸棉紗因檢測出含有德國禁用的偶氮染料而停止出口
C.某公司向國外出口大蒜,因途中貨輪上的溫控設施出問題,部分大蒜到港后變質,結果所有大蒜被退回
D.一家工廠生產的木質臥室家具在美國市場銷售量非常可觀,但由于美國提高了木質臥室家具的關稅,其出口量大受影響
解析:第一步:對定義進行快速掃讀,確定潛在解題點:一些國家和國家組織、環境標準和法規、為保護生態環境、人類以及植物生命安全與健康、進出口貿易、非關稅貿易壁壘。第二步:帶著選項案例回定義對位,確定核心解題點: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環境標準和法規、非關稅貿易壁壘。A項不符合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C項不符合環境標準和法規,D項不符合非關稅貿易壁壘。因此,可判斷正確答案為B。
(四)類比推理誤區:注意詞項之間的橫向比較來確定關系
很多同學只注意詞項之間的橫向比較來確定關系,卻忽略了題干詞項和選項之間的對應關系,即縱向的對比。縱向對比的方法尤其是在詞項之間關系差異細微時更要注意運用。因此,考生在做此類題時要將橫向對比法和縱向對比法結合使用。
例題:工匠:鐘表
A.飛鳥:飛機 B.上帝:世界 C.建筑工人:樓房 D.蜜蜂:蜂巢
解析:從橫向角度看,題干是創造者與被創造物的關系。依次判斷,選項BCD都適合。縱向對比,“工匠”與“建筑工人”最接近,都是一種職業。通過橫縱對比,可以判斷出答案選擇C。
二、判斷推理的應試技巧
(一) 圖形推理
圖形推理考查的是應試者的抽象推理能力。具體的形式有多種,但原理都是一樣的。由于此題不依賴于具體的事物,也較少受到知識儲備和文化背景的制約,往往靠的是人的空間想象能力。
1.排除法。首先,觀察題型,找出大概的規律性;其次,再看備選答案,進行對比;最后,將明顯違背這一規律的予以排除。
2.了解圖形考查的重點,知道圖形考查常考的變量都有哪些。例如,圖形考查的重點是圖形數量、圖形形狀、圖形位置的變化,以及上述三種變化的組合。
3.根據上述重點,來套用推理模式。首先看屬不屬于圖形元素數量的變化,進而看屬不屬于圖形元素位置的變化,再進而看屬不屬于圖形元素的變化,圖形空間的變化,依次排開,發現圖形變化的規律。
4.直接從答案中得到答案。對于通過第一種方法比較難解決的題目,直接看其備選選項。找到備選選項中與其他三項最不相同的一項,這項最不同的一項,就是答案。
(二)邏輯判斷
邏輯判斷題型的形式一般是先給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應試者根據這段陳述,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且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而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考生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備考:
1.掌握扎實的邏輯學科基本知識,對常考的邏輯知識點非常熟悉。
2.重點掌握邏輯推理各種題型(尤其是可能性推理)的基本解法和常規思路。國家公務員考試邏輯部分越來越側重可能性推理。這種風格的轉變對考生的邏輯思維水平要求更高了。
例題: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近年來在某市高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70%以上,這充分說明外地人在該市獲得高收入相當困難。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才能支持上述結論?
A.外地人占該市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0%
B.外地人占該市總人口比例不足30%
C.該市中低收入人群中,外地人占40%
D.該市中低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不足30%
解析:這實際上是一個概率推理,也就是70%的比例好像很高了,但仍然不一定能夠推出結論,還要看環境的平均情況。A選項,外地人在該市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0%,也就是外地人占的比例也就是40%,這樣本地人高收入占了70%以上就說明問題。所以A選項是對的。這里談到概率推理問題,必須具備邏輯學的專業知識才能快速把這個題目選出來。
3.盡可能多學習新題型,掌握邏輯推理部分的命題趨勢。
4.反復練習、通過練習鞏固基礎知識和提高解題技巧。
(三)定義判斷
定義是揭示概念特有屬性的邏輯方法,所謂特有屬性就是該類事物與其他事物的區別點,把握定義也就是把握這個區別點。其解題技巧有:
1. 兩步對位法。第一步,對定義進行快速掃描,在瞬時記憶的基礎上,達到對定義的初步了解,并同時確定出潛在的解題詞。第二步,帶著選項回定義對位潛在解題詞,對定義進行二次閱讀,確定核心解題點,進行分解。
2.充分運用排除法。仔細讀完題干定義,對備選項進行分析,不符合題干定義要求的逐個對比排除。
3.合理利用背景知識。所謂的背景知識,即考生對給出定義的原有印象,尤其是如果給出定義屬性考生較為熟悉的領域時,這種印象更為明顯,也更為準確。
(四)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考查的是考生的一種推理能力。對于此類題的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首先要從題干所給的若干次的內涵和外延入手分析。任何一個概念都有明確的內涵和外延,所以在分析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時,我們首先要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方面去判斷概念之間的關系。
2.要從概念客觀屬性上多角度思考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從原因與結果、工具與作用、整體與其構成部分、作者與作品等等角度去思考概念之間的關系。
3.對題干項概念之間關系要進行細致分析。題干項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些關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應注意區分。
總之,考生在考試時,對不同的題型應采用不同的解題思路。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國考行測專項練習—定義判斷與類比推理 |
|
閱讀下一篇:國家公務員指導:結構分析法速解類比推理題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