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鋼筋混凝土抗震墻的設計體會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1-27

摘要: 本文針對目前應用廣泛的剪力墻結構,分析對比新、舊規范對剪力墻的具體要求,結合規范與工程實際,總結了自己的設計體會和一些在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抗震墻 軸壓比 彎曲變形
    抗震墻廣泛用于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規范規定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中,除框架結構外,其余幾種結構體系均與剪力墻有關,所以有必要對剪力墻結構作一個重點研究。
    在受力方面,因為剪力墻的剛度大,容易滿足小震作用下結構尤其是高層結構的位移限值。在地震作用下,其變形小,破壞程度低,可以設計成延性抗震墻,大震時通過連梁和墻肢底部的塑性鉸范圍內的塑性變形,耗散地震能量,在與其他結構共同工作的同時,能吸收大部分的能量,降低其他結構的抗震要求,在設防較高的地區(8度地區及以上地區)優點更為突出。
    抗震墻由墻肢和連梁兩部分組成。設計時應遵循強墻弱梁、強剪若彎的原則。即連梁的屈服先于墻肢,連梁和墻肢均應為彎曲屈服。與舊規范相比,新規范在剪力墻抗震設計特別是在抗震構造方面有比較大的變化。主要包括:
    (1)底部加強區高度的變化;
    (2)墻肢組合截面的彎矩、剪力設計值和連梁組合的設計值;
    (3)分布鋼筋的最小配筋率;
    (4)增加了剪力墻的軸壓比的限值;
    (5)將邊緣構件分為約束邊緣構件和構造邊緣構件;兩種邊緣構件的構造不同,加強了應加強的部位,放松了可放松的部位,使抗震墻的設計更具合理性;
    (6)新規范取消了舊規范的“弱連梁”和 “小墻肢”的術語,代之以“跨高比”和墻肢長度和厚度的比值,應當說在概念上是沒有區別,但89規范雖然對“弱連梁”作了規定,但在設計中難以確定什么是弱連梁。
    在進行抗震墻設計時應注意如下的要求:
    1、抗震墻的布置要求:作為主要的抗側力構件,合理的布置是構建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礎。應遵循 “八字方針”即“對稱、均勻、周邊、連續”外,還須注意:
    (1)將長墻分成墻段:對于抗震墻結構和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若內縱墻很長,且連梁的跨高比小、剛度大,則墻的整體性好,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墻的剪切變形較大,墻肢的破壞高度可能超過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新規范規定將長墻分成墻段,使墻的高寬比大于2.墻段由墻肢和連梁組成。舊規范也有相同的規定。二者的區別在于連梁。舊規范為弱連梁,而新規范為跨高比不小于6 的連梁,其目的是:設置剛度和承載力較小的連梁,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先破壞,使墻段成為抗側力單元,且墻段以彎曲變形為主。
    (2)避免墻肢長度突變:抗震墻和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的墻肢的截面長度,沿高度不宜有突變,當抗震墻的洞口比較大時,以及一、二級抗震墻的底部加強區,不宜有錯洞布置的剪力墻。
    2、框支層墻體的布置要求:
    (1)對框支層剛度的要求:部分框支的抗震墻結構的框支層,抗震墻減少,側向剛度降低,在地震作用時有可能將變形集中在框支層,框支層是使結構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關鍵部位。對于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抗震墻結構,為避免框支層成為薄弱層或軟弱層,新規范第規定:框支層的側向剛度不應小于上一層非框支層側向剛度的 50%(應該說規范的要求并不過分,設計時應盡量避免這種對抗震極為不利的結構形式。與建筑師一起努力,為建造牢固的建筑產品而共同奮斗)。新規范取消了舊規范對框支層落地剪力墻數量的規定,從設計上講比原規范抽象但卻更加合理,所以我建議:在平面布置時可以借用原規范的數量控制作為直觀的手段,然后進行量化計算。
    (2)框支墻落地的間距不宜過大:框支層的水平地震剪力主要由落地剪力墻承擔,作用在緊鄰框支層的上一層非落地剪力墻的水平力亦通過框支層樓板傳到落地墻,為保證樓板有足夠大的平面內剛度(傳遞水平力),新規范規定:落地墻的最大水平間距不宜大于24米,取消了原“四開間”的含糊概念。另外,新舊規范均對框支層樓板提出了具體的特殊規定,希望能引起設計者的高度重視。
    (3)部分落地墻宜設計成筒體,以增加抗扭剛度和抗側剛度。此條在實踐中似較難作到,但須與建筑專業很好協調的話,相信一定會有很明顯的效果。
    3、框架-抗震墻結構的抗震墻布置要求: 框架-抗震墻結構在實際工程中運用最多(對高層而言)。布置要點是:位置和數量,抗震墻的數量以滿足剛度即滿足層間位移限值為宜,位置相對靈活,但應符合規范相關的具體規定。
    (1)沿房屋高度,抗震墻宜連續布置,宜全長貫通,避免切斷,且洞口宜上下對齊,避免墻肢長度的突變。對外墻而言較容易作到,這與上述的“八字方針”相統一,內墻有時相對較困難。
    (2)不宜開大洞口,避免削弱抗震墻的剛度。雖然取消了舊規范對洞口面積的限值的規定,但在實際中對此條規定較難掌握,由此引起的爭執亦屢見不鮮。
    (3)洞邊距柱端(指距柱內側)不小于300㎜,以保證柱作為邊緣構件的作用和約束邊緣構件的長度。
    (4)雙向抗側力的結構形式。且縱橫墻宜相連,使彼此成為有翼緣的剪力墻,不但可以增加剛度,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塑性變形的能力。
    (5)對于較長的房屋,不宜在房屋的端部設剪力墻,以避免溫度應力對剪力墻的不利影響。
    (6)對于一、二級抗震墻 ,其連梁的跨高比不宜大于5.且高度不小于400㎜.連梁有較大的剛度,可保證墻體的整體性能良好并能增大耗能能力。
    (7)柱中線與梁、墻中線不宜大于柱寬的1/4,以減少地震作用對柱的扭轉效應。否則應通過加水平腋的方法或者加強柱內配箍率等方法加以彌補。
    4、抗震墻及連梁的截面尺寸的有關規定: 新老規范基本相似,但具體數值并不相同。主要包括:截面尺寸、最大剪壓比、最小墻體厚度等。
    (1)最大剪壓比限值:對剪跨比大于2的剪力墻和跨高比大于2.5的連梁,剪壓比不應大于0.2 ;剪跨比小于2的剪力墻和跨高比小于2.5的連梁,剪壓比不大于0.15.原因是:剪跨比小的墻和跨高比小的連梁其剪切變形較大,甚至以剪切變形為主,故對剪壓比的要求應更嚴格一些。實驗表明:剪壓比超過一定值時,將過早出現斜向裂縫,增加水平筋和箍筋的方法沒有作用,在箍筋水平筋未屈服前混凝土即已在剪壓的共同作用下破碎。合理的方法是:加大混凝土強度等級,加厚墻梁或加長墻的長度,但不宜加高梁的高度。在計算墻肢的剪跨比時彎矩和剪力均取地震作用下的效應組合的計算值,當樓層上下端計算彎矩不同時,取較大值。
    (2)抗震墻的最小厚度: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底部加強區不小于200㎜且不小于層高的1/16;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其他部位不小于160㎜且不小于層高的1/20;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墻的周邊應設置梁或暗梁與端柱組成邊框。其他結構的一、二級不小于160㎜且不小于層高的1/20(其他結構的三、四級不小于140㎜且不小于層高的 1/25);其他結構的一、二級底部加強區不小于200㎜且不小于層高的1/16(無端柱或翼墻時不小于層高的1/12)。新規范對二級剪力墻的厚度要求比原規范嚴格;增加了四級抗震等級下剪力墻的厚度和一、二級抗震墻底部加強區的墻厚的要求。
    5、墻的水平分布筋起抗剪作用,以防止墻體在斜裂縫出現后發生脆性剪切破壞,同時起到抵抗溫度應力防止砼出現裂縫的作用。設計中當建筑物較高較長或框剪結構時配筋宜適當增加,特別在連梁部位或溫度、剛度變化等敏感部位宜適當增加。

    墻的豎向鋼筋主要起抗彎作用。在一些多層、低高層剪力墻中電算結果多為構造配筋;但配筋時所取的配筋率有人往往扣除了約束邊緣構件或構造邊緣構件中的鋼筋,筆者認為豎向最小配筋率應該包括邊緣構件中的鋼筋,墻肢的豎向配筋原則也應該盡量將鋼筋布置在墻端部邊緣區并保證鋼筋間距≤300mm,也應該注意防止豎筋過多使墻的抗彎強度大于抗剪強度,對抗震不利。
 

糾錯

注冊建筑師考試輔導權威名師團隊 助你通關! 咨詢:010-51268840

環球網校資深專家老師親自面授 一對一教學 咨詢:010-51268840

  • 全科折扣套餐:一級建筑師全科優惠折扣套餐直降500元,現價1000元!詳情>>

類別
科目
教師 精講班 報名
課時 試聽
一級注冊建筑師

建筑設計

宋衛東 34講

建筑經濟施工與設計業務管理

曹明銘 32講

設計前期場地

宋衛東 34講
作圖(場地設計) 宋衛東 16講

建筑結構

曹明銘 40講
二級注冊建筑師

場地與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與詳圖

宋衛東 40講

法律法規經濟與施工

吳新江 40講

建筑結構與建筑設備

宋衛東 40講

2012年注冊建筑師考試網絡輔導火熱招生 咨詢:010-51268840

  • 全程強化班:名師講解 鞏固基礎 強化提高 領先一步!   詳情>>

類別
科目
教師 課時 現價 試聽 報名
一級注冊建筑師 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 劉老師 30 200元
建筑物理與建筑設備 劉劍飛 30 200元
建筑方案設計(作圖) 楊老師 10 100元
場地設計(作圖) 楊老師 10 100元
二級注冊建筑師 建筑結構與設備 賈一凡 30 200元
法律 法規 經濟與施工 馮老師 35 200元
場地與建筑設計(含作圖) 楊老師 30 200元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AV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 | 在线观看国产二级 | 午夜在线欧美曰韩精品影视 | 一本久道综合久久婷婷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