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義句是在理解上會產生兩種可能的句子,換句話說,就是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的句子。 例題:三個學校的學生積極參加了這次活動。 總結歧義句的分類 1、多音字造成的歧義句 2、多義詞或多義短語造成的歧義句 3、停頓引起的歧義句 4、指代不明造成的歧義句 5、修飾兩可造成的歧義句 6、結構切分不確定造成的歧義句 多音字造成的歧義句 例1:到2008年底,他還欠款5000元。 例2:這個人好說話 多義詞或多義短語造成的歧義句 例1:天色漸暗,自行車還沒有修好,修車的急壞了 例2:北京圖書館收藏者章太炎的書。 例3:縣里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匯報。 解析:“前”做形容詞,表以前之意,時間范圍大;“前”做動詞,表往前走之意,則只能在15日這一天去縣里 停頓引起的歧義句 例1: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偷偷地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 解析:“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有歧義,可讀為“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或“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 (2)這份報告,我寫不好。 解析:可理解為“這份報告,我/寫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為“這份報告,我寫/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連忙把別后的情況告訴我們,還熱情地拉我們上他家去。 解析:這句停頓不同,有兩種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一是“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 指代不明造成的歧義句 例1:欣賞一首好詩不容易,創作一首好詩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小李對詩歌情有獨鐘,因此,他平時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解析:“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賞好詩,還是指創作好詩? (2)不幾天,劉備領大軍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劉度派大將邢道榮和他的兒于引兵出戰。 解析:“他”是指“劉備”呢,還是“邢道榮”呢?讀者難以捉摸 (3)小倩告訴我說,等她把那張參加比賽的水粉畫“磨蹭”完了,我們就可以一起去青島旅游了。 解析:“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修飾兩可造成的歧義句 例1:一個外商投資的木材加工廠今年底將要建成投產。 解析:“一個” 在句中做定語,既可以修飾“外商”,也可以修飾“木材加工廠” 例2: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解析: “幾個學校的領導”有歧義,“幾個”可以理解為修飾“學校”,也可理解為修飾“領導”,修改時可換用有關量詞,分別用“所”“位”等表示修飾“學校”或“領導”。 例3:錢鐘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先生在把稿酬版稅捐贈清華大學的儀式上說:“我以代表的身份在這里講話,我一個人代表三個人:我、已去世的錢鐘書先生和女兒錢璦。” 解析:“已去世的”可以修飾“錢鐘書先生”,也可以一直修飾到“錢鐘書先生或女兒錢璦”整個內容,有歧義。 結構切分不確定造成的歧義句 例1:咬死了獵人的狗。 解析:本句可以看作動賓結構,表示獵人的狗被咬死了;也可以看成是偏正結構,表示這是一條把獵人咬死的狗。 例2:他們兩個是高中的學生。 解析:既可以理解為兩個高中學校,也可以理解為同一學校的兩個學生。 例3:我要炒肉絲。 解析:“炒肉絲”既可以理解為動賓結構“炒肉絲”,也可以理解為一個是菜名,是一個名詞。 總結經典練習: 1、王林呆在實驗室里半個月,好像與世隔絕了,所以他回到家,強迫著自己看了十天的報紙。(廣東卷) 解析: “看了十天的報紙”有歧義,是看了“十天報紙”,還是看了“十天的報紙”? 2、根據氣象資料分析,長江中下游近期基本無降雨過程,僅江蘇和浙江的部分地區可能有短時小到中雨。 解析: “江蘇和浙江的部分地區”有歧義,可理解為“江蘇和浙江這兩省各自的部分地區”,也可理解為“浙江的部分地區”。 3、近日新區法院審結了這起案件,違約經營的小張被判令賠償原告好路緣商貿公司經濟損失和訴訟費三千余元。 解析:有歧義和重復,是訴訟費三千余元,還是經濟損失和訴訟費總共三千余元。 4、松下公司這個新產品14毫米的厚度給人的視覺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產品那樣,有一種比實際厚度稍薄的錯覺。 解析:“有一種比實際厚度稍薄的錯覺”是指“松下公司這個新產品”還是“索尼公司的產品”,所指不明確。 5、美國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強勢美元,但這到底只是嘴上說說還是要采取果斷措施,經濟學家對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解析:有歧義,“經濟學家對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有歧義,“此”是指“只是嘴上說說”還是指“要采取果斷措施”。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言語理解與表達每日學習及精解 |
|
閱讀下一篇: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之選句填空題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