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筆試大綱將資料分析從往年的最后一個模塊提升到了第四個部分,說明從命題者的角度開始重視資料分析,希望考生能夠有更充裕的時間和精力來解決這部分的問題。事實上,對于資料分析,無論處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中的哪個部分,它所面對的都不是如何計算的問題,而是整體上解題的一個策略、方法問題。在通過對資料、題目的篩選后,合理地選擇在考場上有可能解出的題目,再適當輔以計算中的一些技巧,達到一種有限時間內的最優,是最終目的。從篩選的策略到計算的技巧,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我們已經有過比較詳細的闡述。在本文中,我們著重要指出的是散布于資料分析當中的一些常見陷阱,希望考生能夠引以為鑒。 常見陷阱一:無處不在的“其他”。 “其他”二字在資料分析中常常會出現,一般都是不需要予以考慮的內容,但有些時候可能會魚目混珠,如果考生又比較粗枝大葉,很容易把“其他”部分的內容也算在有效范圍之內。 【例題1】:200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二卷資料分析第四大題 131.圖中所列國家為SCI的前十名,我國排名( ) A.第4 B.第5 C.第6 D.第7 【答案】:C。 【國家公務員網專家解析】:如果按照圖中各個國家論文數的數量依次數下來的話,由最多的美國開始,依次為313613、201258、87916、81315、74552、52112、40758,中國似乎排在第7,應該選擇D項,也確實有不少考生在考場上就做出了這樣的判斷。但請看好,上面排在第二位的201258屬于哪個國家呢?屬于“其他”。我們知道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個“其他”實際上是除了前十位之外的所有國家總和,顯然不應該被計算在內。因此,真正的排序應該是美國最多,英國次之,然后是日本、德國、法國,中國排在第6位,C選項才是正確答案。 常見陷阱二:留了后門的估算方法 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我們曾經介紹過,有七種常用的估算方法,其中尾數原則、除法首位、取整加減等方法比較簡單好用,考生往往掌握得最為熟練。但在某些題目中,如果因為發現似乎可以運用估算方法就貿然使用,而不仔細審題的話,很可能只會得到錯誤的答案。 【例題2】:2007年北京市應屆大學生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第二大題 122.2005年與2004年相比,該市的國外游客總人次比2004年增加了( ) A.11041 B.12520 C.15703 D.18520 【答案】:B。 【國家公務員網專家解析】:本題從表面上看,可以使用尾數原則的方法進行估算,因為在表格的最下方一行已經給出了2005年和2004年招待的國外游客“合計”人數,很輕易可以發現60063與49022差值的尾數是1,答案落在了A選項上?此坪翢o問題,卻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落入了出題者的小陷阱。題目中問的是國外游客總人次的增加量,而表格中給出的“合計”數目卻并不是總人數,要除以各自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才可以。即2005年比2004年增加的國外游客總人數應該是60063 常見陷阱三:利用固定思維“做文章” 固定思維在考試中很容易造成錯誤,可能導致排除了不該排除的選項,或者沿著不正確的思路解了題。命題者在有些情況下,就利用考生可能存在的固定思維,設置各種各樣的陷阱。 【例題3】:200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一卷資料分析第三大題 說明:本題中指數的計算方法為,當年的數值與上一年數值的比乘以100。舉例來說,假設第一年的數值為m,第二年的數值為n,則第二年的指數為100×(n/m) 130.下面不正確的敘述是( ) A.1995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比1993年高 B.1995年的第二產業生產總值比1994年高 C.1994年的第三產業生產總值比1993年高 D.1996年的農(林、牧、副、漁)業生產總值比1993年高 【答案】:D。 【國家公務員網專家解析】:本題最容易產生的一種固定思維,是把表格中的指數當成絕對量進行比較。如果單純比較數值大小的話,很容易誤選C項,因為1994年第三產業指數100.4小于1993年的104.9。事實上,資料中給出的數值都表示當年與前一年生產總值的比值,只要該指數大于100,就說明當年的生產總值高于前一年份,C項的說法沒有問題。同理B項也正確,A項經過計算也可以證明正確,只有D項的說法錯誤。 【例題4】: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第一大題 在1994至2006年間,全國報紙印刷總量持續增長。 以2004年為例,年印刷量在10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企業占90%,而且全部增長5%以上,增長率達兩位數的企業占66.67%。年印刷量在5億至10億對開張之間的企業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25家,增長率達到兩位數的有19家。 到了2005年,年印刷量在10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17家,增長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有8家。印刷量減少的企業有11家。年印刷量在5億至10億對開張之間的企業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20家,增長5%以上的有16家,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有13家。印刷量減少的企業有10家。 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19家,增長5%以上的有14家,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有10家。印刷量減少的企業有11家。年印刷量在5億至10億對開張之間的企業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長的有20家,增長5%以上的有14家,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有7家。印刷量減少的企業有8家。 121.2004年印刷量增長率在5%以上的企業有( )家 A.19 B.49 C.55 D.無法判斷 【答案】:D。 【國家公務員網專家解析】:如果根據從以往曾經考過的資料分析試題中得到的經驗,D選項一定是最先被排除的,因為“無法判斷”類型的選項從來沒有作為正確答案出現過。但本題如果繼續沿用以往的固定思維,就會出問題,因為本題確實無法從資料中得出年印刷量增長率在5%以上的企業數量。根據文字資料第二段,年印刷量10億對開張以上的企業中,有27家增長率超過5%,但年印刷量在5億至10億對開張之間的企業,只給出了增長率達到兩位數的企業個數,超過5%的個數無法得到。綜合之下,2004年印刷量增長率超過5%的企業數無法從資料中得出。 資料分析中的陷阱,有些比較明顯,有些則隱藏得相對深入,但不管怎樣的陷阱,只要考生能夠認真閱讀資料,解題過程中不貪功冒進,都不難發現克服。隨著資料分析在整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卷中位置的變化,它在考生的復習策略中的地位也應該作出相應的調整,新東方北斗星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建議考生,適當加強對資料分析的復習力度,從戰略到戰術上真正重視起這一模塊,讓資料分析不再成為拖后腿的“短板”。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行測資料分析例題分析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行測資料分析每日學習及精解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