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1.油氣田勘探開發建設期和運營期主要有哪些工藝過程?油氣田勘探開發的特點是什么? 答:油氣田勘探開發建設期和運營期主要有鉆井、管線敷設、道路建設、采油、油品集輸及處理、注水等工藝,不同工藝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因素也不同。另外,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油品泄漏事故可能導致對環境的潛在影響和風險。 油氣田勘探開發具有區域廣、污染源分散的特點。 2.各工藝過程中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及主要環境影響有哪些? 答:主要環境影響因素及對環境的影響:
主要環境影響因素 | 環境影響 | 地質勘察期 | | 地震勘探 | 破壞地表植被,影響植被生長 | 鉆探井 | 破壞地表植被,影響植被生長,產生噪聲擾民、柴油機、發電機煙氣污染,鉆井污水和廢棄泥漿、巖屑污染土壤、地下水(暫時性) | 試油、試采、井下作業 | 破壞地表植被,影響植被生長,產生噪聲擾民、柴油機、發電機煙氣污染空氣,廢水廢液污染土壤、地下水(暫時性) | 項目建設期 | | 道路施工、場站建設、管道鋪設 | 破壞地表植被,改變土地利用、地表景觀,影響農作物生長,加劇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產生揚塵、噪聲等,產生生活污水,污染地表水體或地下水 | 鉆生產井 | 破壞地表植被,影響植被生長,產生噪聲擾民、柴油機、發電機煙氣污染空氣,鉆井污水和廢棄泥漿、巖屑污染土壤、地下水(暫時性) | 井下作業(測井、射孔、下泵) | 作業過程破壞地表植被,井下反排含油廢水廢液,污染植物、土壤和地下水,影響植物生長;運輸過程產生噪聲及車輛尾氣等 | 運行期 |
| 油氣集輸和處理 | 產生烴類氣體、加熱爐煙氣污染空氣,生活污水或事故狀態下含油污水對土壤、地下水產生不良影響,開采地下水影響水資源。 | 井下作業(壓裂、酸化、化堵、修井、水井測試等) | 破壞地表植被,影響農作物生長,產生落地油、洗井水、含油污水、酸化液、壓裂液污染植物、土壤和地下水,影響植物生長 | 道路運營、油田發展 | 影響自然生態系統,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
3.在油氣田勘探開發過程中,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有哪些工藝過程?應采取哪些減緩措施? 答:油田開發建設包括建設期(鉆井、完井及地表站場建設)和營運期兩個階段,建設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而運營期影響較小。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占用土地、改變土地利用性質、擾動土層、破壞植被。 開發建設階段進行的工程活動—鉆井、地表站場建設、埋設輸油管線、新建各新鉆井的進場道路等,會對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特別是建設范圍內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在開發過程中,應盡可能的利用已有的基礎設施,盡量減少長期或臨時征地;盡可能的避讓環境保護目標。 4. 油氣田勘探開發過程中主要有哪些風險事故對環境影響較大?應采取哪些預防措施,對可能的風險事故應采取哪些應急措施和事故減緩措施? 答:石油開采中的主要環境風險評價有:
工藝 | 風險事故類型 | 風險事故原因 | 引發的后果 | 鉆井 | 井噴、井壁坍塌、卡井、油井報廢 | 誤操作、設備缺陷、設計、施工 | 1、原油外泄造成大氣烴類污染,引發火災將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2、發生于地表水體附近的泄漏事故,會直接對地表水造成污染 3、發生于遠離地表水體的泄漏事故,會在地表形成落地油,對土壤造成污染 4、原油泄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比較顯著,可使土壤透氣性下降、土壤理化性狀發生變化,影響植物生長,嚴重時可導致植物死亡,但原油泄漏事故造成的影響僅限于直接泄漏原油覆蓋地區,主要多表層0~20cm的土層構成污染 5、泄漏于水體中的原油將導致水生生物的死亡,使厭氧生物迅速繁殖,嚴重影響地表水體功能 6、注水井的質量隱患對深層地下水具有潛在性的影響 7、井壁坍塌對地下水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
(1)最好的、最重要的環境保護措施是預防。規劃環評是實現“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有效手段,對于具有區域性、長期性特點的油田開發項目而言,在規劃階段開展環評是最好的環境保護措施之一。 (2)鉆井產生的鉆井廢水,全部進入井場泥漿池。在泥漿池中沉淀澄清后,可將含油量較大的上清液處理后回注油層;開采油氣分離出的含油污水一部分回摻用于采油及原油集輸,大部分經污水處理場處理后回注油層。能過新建SBR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可實現站場生活污水達標排放。 (3)通過以下措施可減少工程的生態影響: 預防為主,各種地面建設活動,包括站場、鉆井井場、管線等在選址過程中應盡可能避開農田、林地、文物、地表水體等; 管溝施工中應分層取土,分層回填,保存好表層土; 嚴格控制施工車輛、機械及施工人員活動范圍,盡可能縮小施工作業帶寬度,以減少對地表的碾壓; 切實做好泥漿池的防漏防滲處理,以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環境; 推廣使用新型泥漿,減少鉆井廢物的產生及進妥善地處置和處理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物和落地油等。 (4)油田開發的環境影響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環境管理的有效性。為了防范風險,應嚴格按規程操作,以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應急措施的重點是防止安全事故轉化為環境事故。因此,在應急計劃中應包含防范、處得環境污染的制度(如及時通知環保部門)和措施。 井壁坍塌導致的地下水污染影響,由于地質條件復雜等原因,影響的范圍和程度通常難于準確預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當采取長期監測和制定應急措施來有效地減緩影響。 (5)由于油田的開采和運營是一個長期過程。故應當針對其主要的環境影響,制定長期的監測計劃,以發現問題,優化環保措施。 5.隨著油氣田勘探開發工藝技術的改進和提高,在鉆井、采油、井下作業、油氣集輸處理和儲運過程中,可采取哪些清潔生產工藝和措施以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 答:采用新型的清潔鉆井泥漿進行鉆井作業,完井后鉆井廢棄泥漿在井場泥漿池中進行固化處理。增設油泥處理系統,對落地油和污水處理場油泥進行處理,一方面可有效回收原油,另一方面,含油固體廢物經過處理后,含油量合格的泥沙可用于鋪墊道路和井場。集輸管線的保溫措施和敷設質量達到設計要求。對在采油過程中形成的落地油進行及時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