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中劃線填句子的題型中,關聯是指填入空中的句子和前句后句的聯系,比如出現轉折、使用同一動詞等;對應是指空中的句子雖然不和前后句有緊密聯系,但是與隔開幾句的句子形成意思上的照應關系,出現相近的意思。下面列舉幾道真題: 04年B類24題:所謂科學精神,不過是哲學上的多元主義的另一種說法而已。哲學上的多元主義,就是,否認有什么事物第一原因和宇宙、人類的什么終極目的,__________。 04年B類22題:22.放棄了宗教的人,若沒有代替宗教的東西,____________不過幸好除了宗教還有哲學為人類提供了獲得更高價值的途徑——一條比宗教提供的途徑更為直接的途徑,通過哲學而熟悉的更高價值,比通過宗教而獲得的更高價值,甚至要純粹得多,因為后者混雜著想像和迷信。 解析:空后面是轉折,空內的內容應該和“幸好除了宗教還有哲學為人類提供了獲得更高價值的途徑”相反,那就是沒有共獲得更高價值的途徑,只有與精神絕緣,所以選B。 06.19. 每個人都有命運不公平和身處逆境的時候,這時我們應該相信:——————。許多事情剛開始時,絲毫看不見結果,更談不上被社會所承認。要想成功就應付諸努力,既不要煩惱,也不要焦急,踏踏實實地工作就會得到快樂。而一心盯著成功的果實,肯定忍受不了苦干的寂寞,到頭來只會半途而廢,甚至一無所獲。 解析:答案應該和下面的文字“要想成功就應付諸努力,既不要煩惱,也不要焦急,踏踏實實地工作就會得到快樂”對應,這些文字說的是埋頭苦干,和耕耘是有相同的意思,所以選B. 2、“作者下面可能寫些什么”的題型中,答案是與尾句(文段的最后一句)形成對應關系。下面看兩道真題: 07.9 .信息時代,信息的存在形式與以往的信息形態不同.它是以聲,光、電.磁,代碼等形態存在的.這使它具有“易轉移性”,即容易被修改,竊取或非法傳播和使用,加之信息技術應用日益廣泛,信息技術產品所帶來的各種社會效應也是人們始料未及的.在信息杜會,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往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間接的、非面對面的,非直接接觸的新式交往.這種交往形式多樣,信息相關人的行為難以用傳統的倫理準則去約束. 解析:作者下面寫的內容和尾句“信息相關人的行為難以用傳統的倫理準則去約束”對應,所以應該選B的信息倫理。 07.8.中國很早就有鮫人(jiāo)人的傳說.魏晉時代,有關鮫人的記述漸多漸細,在曹植,左思.張華的詩文中都提到過鮫人。傳說中的鮫人過著神秘的生活。干寶《搜神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雖然不斷有學者做出鮫人為海洋動物成人魚之類的考證,我個人還是認為他們是在海洋中生活的人類,其生活習性對大陸人而言很陌生,為他們增添了神秘色彩。 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主要介紹的是: 解析:作者下面要寫的內容和尾句“雖然不斷有學者做出鮫人為海洋動物成人魚之類的考證,我個人還是認為他們是在海洋中生活的人類,其生活習性對大陸人而言很陌生,為他們增添了神秘色彩”對應,講的考證,直接選擇A項。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鞏梅芳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國家公務員行測備考:片段閱讀(一) |
|
閱讀下一篇:公務員考試行測指導:淺談言語理解與表達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